政府的責任及教育券制度下的市場化
4、政府的責任及教育券制度下的市場化
根據學業規劃理論,筆者將我國的教育體系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基礎教育階段,主要是指小學到初中畢業;一個是專業教育階段主要是指初中后的教育階段,包括了普通高中、中職類學校及大學、高職類教育。前者的目的在于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個人,即學生的社會化、成人化問題,后者的目的在于培養具有某一職業素質和能力的專業人員,即學生的職業化問題。可以看出,前面,我們主要討論專業教育階段的問題,那么對于基礎教育階段如何解決呢?另外,就在專業教育階段,也不能完全由學生及其家庭承擔教育成本,政府的責任是什么?另外,教育領域還存在著哪些市場失靈的問題,當如何解決?
前面已經指出,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目標為教育券制度下的有限市場化,但由于基礎教育的復雜性,這一制度在施行的過程中常常可能走樣。尤其在中國目前的社會經濟環境中,比如,有的家庭經濟太貧困,而學校為了錢可能誘惑家長將教育券交到他們那里,然后獲得政府撥款后,分給家庭一部分,這樣,家長要么不送子女去讀書,或者送到教學質量大打折扣的學校去。這一問題可能需要加強對家長及社會的宣傳,政府部門加強督察,確保《義務教育法》落到實處才行。
另外,前面提到了是企業就要生產合格的產品,那么如何判斷學校的產品教育服務是否合格呢?有沒有一個比較清晰的界定?教育服務畢竟不像電視、冰箱有那么確切的功能。家長如果連什么是教育服務的合格及優劣都不清楚,那么他憑什么來自主選擇呢?目前環境下,對基礎教育評價的主流觀點都是升學率。而且是升入重點中學的比率。但這本身與我們的理想——素質教育背道而馳。在這里,筆者試著提出新的教育服務評價標準,以期拋磚引玉。
眾所周知,教育的總體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能否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是評價教育服務的基本指標。顯然,對教育的評價是通過對人才的評價來間接實現的。那么,在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條件下,對人才的評價是通過市場來完成的,即各級各類用人單位對各級、各類人才的聘用及考核評價。只有在用人單位或社會經濟的某一領域創造社會經濟價值,德才兼備的人才能稱為合格人才。所以,市場是評價人才最為有效也是最為可靠的工具。于是,對于各類學校,只要有可能就應該通過市場來檢驗和評價。但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評價如何轉換為對其培養學校的評價,這還是需要一個專業的機構來完成的,目前,在對大學教育評價領域,國內已經有獨立的研究機構(比如西南財經大學的麥克思教育調查公司、中國科學院武書連先生領導的中國大學評價組等)從事這一方面的調查研究,當然政府也可以從事這一調研及評價工作,通過這些機構獨立地調研及披露,可以讓學生家長對各大學的辦學水平和質量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從而做到科學決策,選擇合適的學校。但他們的工作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比如對中等教育中的中職類學校評價,他們的學生也是有相當一部分畢業后要直接走向市場的。這里也有一個評價轉換的問題。
如此,我們可以設計出一個完整的教育評價體系(如下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的成長要經過漫長的求學教育過程,并且天然地分成了兩個階段,即基礎教育階段和專業教育階段。基礎教育階段包括了小學初中及普通高中,專業教育階段則包括中職類學校、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院校等。對于專業教育階段的評價,由于其學生畢業后相當一部分直接走向市場,我們就可以通過獨立的調研機構(比如麥克思、武書連大學評價組或政府有關部門等)來完成。但對于普通高中、初中、小學而言,如何做呢?我們認為,高中、初中可以繼續使用升學率這一標準,但注意這一升學率并非我們現在經常使用的一本院校升學率,重點高中升學率。而是使用獨立機構發布的優質院校升學率,對應于高中學校升學率的,這里的優質院校并不完全是一本院校,它們還可能是優秀的二本院校、三本院校或者高職院校等。同樣,對應于初中學校升學率的,優質高中學校也并不完全是現在的重點中學,它自然包括了優秀的中職類學校(中專、職高、技校、藝術學校、體育學校等等),當然這些優質學校也是由獨立的研究機構每年調研評價一次。同樣,對于小學的評價,可以沿用進入上述升學率高的初中的升學率進行考核。當然對于中小學校升學率的調研披露可以由政府部門或者獨立教育研究機構來完成。以就業率、升學率可以判斷學校的辦學質量,那么如何判斷辦學是否合格呢?對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初中、小學,可以實行政府組織的畢業考試,通過對學生德、智、體的全面考察,來判斷是否達到了我們設置的教育教學目標(這一目標的設置當然是教育專家們的長項)。如果畢業考試合格率達到某一標準,則可判定該校辦學合格。否則,為不合格。家長在掌握了以上充分可靠的學校質量信息基礎上,再根據學校的收費情況,是完全不收費(以教育券抵用)或是部分收費或是還有其他優惠性措施等等。然后科學決策,自主選擇合適的學校。
教育評價體系示意圖
總而言之,我們的教育評價體系為:專業教育階段的學校考察其就業率及就業質量,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考察其升學率及升學質量,外加政府的中小學生畢業合格率的考察披露。當然,筆者這里討論的是理想狀態下的教育評價體系及運行機制。要實現這一目標,決不是單兵突進就可完成的,首先還是要解決一系列體制、機制的問題,比如就業率問題,在目前看來,以就業率不好就否定某個專業教育學校的發展狀況自然是不合理的。因為我們的社會經濟體制及用人機制并沒有發展到科學合理的程度。所以,此項改革將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首先要加快社會經濟體制改革,使我們的社會真正建立在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的基礎之上,進而形成公正合理的用人機制,即考察評價人才真正以其性價比的最大化(人才價值要最大,人才成本要最低)為基本原則,如此,才能使廣大學生及學校為生產出性價比最大化的人才而努力,這也才能為建立就業率、就業質量、升學率、升學質量為基本指標的教育評價體系奠定堅實基礎。另外,在教育領域,還要涉及到政府放權,社會投資的準入,學校市場主體制度及觀念的確立,學生及家庭在教育市場上主體制度與意識的確立等等。這些都不是朝夕之功,但既然明確了目標和方向,我們就不能裹足不前。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頁]
更多高考信息請訪問:新浪高考頻道 高考論壇 高考博客圈 高考貼吧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新浪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我要評論
- 0分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0分河北醫科大學臨床學院
- 0分桂林空軍學院
- 0分山東化工職業學院
- 0分福州海峽職業技術學院
- 0分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 0分遼寧大學
- 0分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 0分華北電力大學
- 0分河南檢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