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3月5日學雷鋒活動紀實
3月5日,又迎來一年一度的學雷鋒紀念日。鄭州大學已開展半月之久的“奉獻青春建功中原,志愿精神薪火相傳”活動,在這一天達到高潮。全校35個青年志愿者協會的2萬余名志愿者活躍在校園內外,用“90后”自己的方式續寫著“雷鋒日記”。
32名鄭大人“快閃”憶雷鋒
“學習雷鋒好榜樣……”在歌聲中,32名鄭大學生頭戴雷鋒帽,身跨雷鋒包,在鄭州360國貿中心廣場做起了廣播操。從只有3人表演到最后32人共同高喊“學習雷鋒月開始啦”,鄭州大學學生通過這種俏皮的“快閃”方式向鄭州市民展現了大學生推廣雷鋒精神的新方式。“雷鋒精神在當下已逐漸被人們淡忘,我們正是想把雷鋒精神和‘快閃’這一眼下流行的形式相結合,從而喚起人們對雷鋒精神的認知,激發大家學習雷鋒精神的熱情。”一位活動負責人說。
表演“快閃”,續寫雷鋒日記,發布“追鋒令”……鄭大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追憶雷鋒故事,傳承雷鋒精神。
鄭大人微博續寫雷鋒日記
“每院一微博,每日都更新”,這是鄭州大學的志愿者們今年想出的新點子。通過注冊“鄭州大青年志愿者”的官方微博賬號和每個院系志愿者隊伍的賬號,他們在網上發起了“微新聞微公益”、“續寫雷鋒日記”、“鋒言鋒語”、“鋒在身邊”等話題,在鄭大掀起了一股爭當雷鋒的暖暖春潮。
距離學雷鋒日還有十多天,鄭大團委便組織全校師生開展“‘續寫雷鋒日記’——志愿者微感悟大賽”,青年志愿者們采取“雷鋒日記”的格式,利用微博平臺,記錄自己的志愿服務感悟。其中,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微博上一則日記這樣寫道:“身為志愿者,我參加了一次校園拾荒活動。整整一下午,我們穿梭在宿舍樓中,灑下了汗水,花費了口舌,看著塑料瓶積少成多,心里滿是成就感。這就是在小事中踐行服務他人的雷鋒精神的微公益。”
除了他們,鄭州大學其他院系志愿者的微博上,也都記滿了他們每天開展志愿服務后的點滴感受。
“小紅帽”點滴行動學雷鋒
撿拾垃圾,清除小廣告,擦拭玻璃櫥窗,清理校園人工湖湖面……3月5日一早,在鄭州大學校園里,忙碌的“小紅帽”青年志愿者構成一道溫馨而亮麗的風景線。
頭戴小紅帽,手拿塑料桶,和同學們一起參加勞動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吳宏亮給同學們加油鼓勁:“校園美化,要靠環衛工人,更要靠師生一起維護。”在“雷鋒月”到來之際,鄭州大學團委組織全校35個青年志愿者協會共兩萬余名青年志愿者在四個校區同步集中開展了“美化校園,愛我鄭大”活動,拉開了學習雷鋒系列活動的序幕。
“來,你負責把電腦檢測一下,我們幾個去整屋子!”來到學校離退休教職工家里,簡單寒暄了幾句后,鄭州大學的志愿者們就忙活起來了。近日,該校青年志愿者們還走出校園,來到退休教職工家中開展“奉獻愛心,感恩教師”愛心慰問活動。“孩子們不怕臟不怕累,忙活一上午,他們充滿熱情和激情的那股勁兒看得我眼睛紅紅的,孩子們真貼心,謝謝志愿者們!”整理家務、打掃房間,學生們那股認真勁兒讓老師們深受感動。
志愿者“雷鋒日”義務疏導交通
“楊警官,我們還能做些什么?”在鄭州市花園路與農業路交叉口的楊華民示范崗,鄭州大學軟件技術學院的青年志愿者杜趁義忙前忙后。由于位置特殊,這個交叉路口平均每小時機動車通過量為8000余量,無論是上下班還是節假日,經常出現擁堵現象,為保證交通暢通,交警楊華民的工作量非常大。“來之前我們可是提前做了‘功課’呢!”志愿者們在網上了解到楊華民示范崗的故事后,特別佩服這位負責任的交警。他們利用周末時間來這里義務當起了“維護交通義務疏導員”。“感覺挺累的,不過也切身體會到了交警工作的不容易,如果人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自覺,為大家多著想一些,我們的交通就會更加暢通了。志愿服務工作收獲很大。”
“學雷鋒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也不是只在雷鋒日學習,而是要將樂于助人、奉獻愛心的理念貫穿到生活中,成為一種常態化的東西。學雷鋒關鍵在做,人人都成為“活雷鋒”,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吳宏亮副書記說。
“雷鋒精神”在鄭大常青
雷鋒已成歷史,但是雷鋒精神卻常態化的在鄭大師生身上生根發芽。這幾日,鄭州大學的志愿者們發起了“追鋒令”,在校園里尋找和發現身邊的“雷鋒”,采用文字、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對其事跡進行評述。鄭州大學不少網友跟帖講述著自己身邊的雷鋒故事。其中,網友“劉小婷請舉手”在“追鋒令”后面留言:“機械工程學院的同學在校園內義務維修自行車,我就經常受到他們的幫助,而生物工程系的志愿者們為幫助貧困兒童,特意成立了‘雷鋒基金’,這種做法我們都很喜歡也很樂意參與。”
此外,鄭州大學還開展了“知識引領夢想,愛心傳遞希望”關愛農民工子女的幫扶活動,同時,也將繼續開展“新時期雷鋒精神大討論”、“雷鋒榜樣進校園”、“接過雷鋒的接力棒”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使雷鋒精神真正變成行動,成為一種力量。
據了解,今年2月中旬,距離“雷鋒日”半個月的時候,鄭州大學便開始號召全校師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日常小事做起,嚴禁形式主義,切實把學雷鋒與學習弘揚“三平”精神,同鄭州大學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發現身邊的“活雷鋒”,開展各種志愿者服務活動。同時,鄭州大學通過校園網站、廣播、櫥窗、展板等形式,大力宣傳雷鋒精神,真正使雷鋒精神和“三平”精神在鄭州大學師生中入耳入腦入心,并落實到常態化的生活行為當中。
(王璐、田育臣、黨昊祺、劉詩雨供稿)
鄭州大學版權所有,禁止非法轉載!2012-03-06 13:00:55
更多有關"鄭州大學,志愿者,學雷鋒,青年志愿者,日記"的文章請點擊進入鄭州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