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大學生創業基地授牌儀式舉行 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新
文新社訊 3月21日下午,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大學生創業基地授牌儀式在實訓大樓舉行。院長劉獻君、黨委書記于清雙分別為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機電、信息學部創新工作室授牌。常務副院長劉太林,副院長陳思中、汪元柱,學工處長趙榮昌,機電學部、信息學部等領導出席授牌儀式。董事長助理肖行定主持儀式。機電以及信息學部學生代表100余人出席儀式。
“創業基地的建立是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個性化教育教學理念的具體表現,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挖掘自身潛能,發展自身優勢,成為創新型人才。”劉獻君在儀式上表示,創業基地的重要性在于它能聚集人才,凝聚智慧,為大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創新平臺。
授牌儀式結束后,院領導等一行人參觀了張帆創新工作室和宇迪創新工作室。在工作室里,劉獻君與張帆、李宇迪就創新發明的研究成果和靈感來源進行了交談,鼓勵他們積極觀察周圍現象,善于思考,培養創新性的思維。“知識是一個理解的過程,一理通百理明。”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非常重視學生培養的過程,特別是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的培養”,機電學部常務副主任孫親錫對創新工作室給予了厚望。
“在工作室成立之初,學院為我們安排了指導老師,并提供了場地、設備等方面的幫助,允許我們充分發揮、自由管理。我相信我們能夠利用好這樣良好的環境,積極發明創造,實現自身價值!”張帆說道。
2011級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劉志勇說:“大學生創業基地的建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參考的平臺,給我們以后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和機會。”
相關鏈接:
張帆個人簡介:
張帆,男,漢族,1988年9月出生于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現為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大四學生。高中時期,自行設計并獲得國家專利四項。大一期間,創立院科技創新協會,擔任會長;大二時期,兼任機電學部CAD實驗室管理員,加入中國發明協會;大三時期,經學部領導同意,為本專業講解CAD、proe機械軟件應用課,開課16個學時。期間有47項發明創新課題;進入大四,受學部領導安排進入“學生創新活動研究室”。大一至大四期間,參加全國大賽4次,省級大賽3次,院級大賽5次,分別獲得數枚獎項。
2007年榮獲四項國家專利,一項發明專利,三項實用新型專利;
2008年大一期間創立院“科技創新協會”,擔任會長職務;
2008年追隨機械系主任李元科老師創立“機電學部機械創新團隊”,組織帶領同學參加各類全國大賽;
2008-2011年參加全國大賽4次,省級大賽3次,校級大賽5次,分別或得數枚獎項;
2010年入選“2010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全國前200強;
2011年在報告廳開展“崇尚創新,個性青春”個人事跡報告會;
2011年被推選為文華學院個性化教育典型代表,受CCTV先鋒頻道采訪;
2011年在報告廳開展“探索興趣所在,引導職業未來”學長導航報告會;
2011年被推舉為“兩訪兩創-品學兼優的學生”代表;
2012年被評為選“2011湖北省大學生年度人物”最終10強,獲得“科技創新年度人物”稱號。
李宇迪個人簡介:
李宇迪,男,1985年7月24日出生,漢族,湖北武漢人。2008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電子信息專業。武漢迪奧爾照明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武漢市創業明星。現任武漢迪奧爾照明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
2004年5月獲得國家專利《高性能低畸變電子鎮流器》;
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參加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組織的電子設計大賽集訓小組;
2007年9月代表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
2005年4月所獲專利《高性能低畸變電子鎮流器》被評為國家優秀專利技術推廣項目,并于5月應邀參加第八屆中國北京科技產業博覽會,在人民大會堂出席了該會議;
2006年4月參加湖北省學聯第九次代表大會,全校唯一學生代表;
2004年2月被授予湖北省東西湖區“科技之星”稱號;
2005年5月獲得國家專利《高性能低畸變電子鎮流器》。
(文字編輯:陳實 孫可欣)
(圖片編輯:田甜)
更多有關"學部,創新,機電,學院,湖北省"的文章請點擊進入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