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感悟----獻給母校的一首詩
個人簡介
魏鈺,女,浙江嵊州人,1985年12月出生,自然保護區學院09級碩士,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專家顧問。曾先后擔任自然保護區學院碩士09級班長、09級研究生黨支部書記,曾獲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2011年“發展研究獎學金”、“2012屆全國林科優秀畢業生”、北京林業大學學業一等獎學金、二等獎學金、優秀研究生干部等殊榮,并數次在校、院各級研究生風采大賽、乒乓球、羽毛球賽、辯論賽等活動中獲冠亞軍、最佳辯手、文體之星等獎項。

獻給母校的一首詩
——寫在離別的時刻
日暮西斜,晚風穿透校園里滿滿的綠色,隱約中還帶著幾縷白天烈日的氣息——又到了一個畢業的季節。很多次,當長假來臨,提著行李踏出這個校園的時候,心中滿是激動和喜悅,因為那是繁忙之余的小憩,因為小別之后還會有再見。然而這一次,當舉起揮別的手,再找不到昔日的歡欣,因為這已不是再見……
總是在感慨歲月的飛逝。轉眼間,那些曾經迷茫和稚嫩的臉龐,已經漸漸成為記憶中的片段。回想三年之前,同樣也是一個夏季,年輕的心滿載著青春的理想,踏進了這綠色的殿堂,踏進了自然保護的大門。作為保護區學院的學子,當領到研究生證的那一天起,我知道,我不再是懵懂的少年,我的未來將要扎根于自然,奉獻于自然。
然而,我不是一個智者,我無智者之“巧”,可以以不變應萬變;我亦無智者之“謀”,可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漫漫求學路上,“將勤補拙”或許才是對自己唯一的回答。所幸的是,這所綠色的殿堂如慈母一般,默默包容著我的“愚”和“拙”,在引我走進理論海洋的同時,也領我感悟了“實踐出真知”真理。從課堂到實驗室,再到社會,每一步都烙印著成長的痕跡。難忘在老師指導下完成的第一篇學術文章,一遍遍的查閱、一次次的修改,雖過程繁雜,但學術之路卻從這里明確了航向;也猶記在老師支持下向社會邁出的第一步,投身于自然保護的公益機構,一邊學習,一遍磨礪,豐富的第二課堂使我的見識不斷拓廣。習慣了在清晨的微風中,背上飽飽的行囊、穿過熙攘的人群,踐行我“綠色志愿”的使命;又在黃昏的暮色中,返回溫馨的港灣、置身茫茫的書海,繼續我學術之路的探索……或許這樣的生活少有閑暇,但是因為充實,我的每一天都被陽光照耀。
而如今,三年的時光即將從指間流逝,言語的蒼白難以表達心中的感慨。不為多忙碌少閑暇而嘆息,為喜愛的事業而忙碌,本是我快樂的來源。可是腳步太匆忙,錯過了身旁的風光,誰能為我重拾那遺落在校園中的美好?
在這即將告別之際,謹以一首小詩獻給一直包容我的愚鈍、勉勵我的成長的母校——
《不是再見》
真的要走了,
不是再見!
這沒有星輝的初夏的夜,
思念將從這一刻蔓延。
收集一片綠葉,
帶走你的淡淡芬芳;
栽下一株生命,
根植我濃濃的記憶。
我,你無情的孩子,
春秋三載,未將你的恩情深埋。
當離別的鐘聲開始響起,
方回首凝望你慈愛的容顏。
我不是跳躍的音符,
我只是月光下孤獨的行者。
無數個惆悵的靜夜,
是你輕吹一陣暖風,送至兒的窗前。
淚珠兒,不要再調皮地翻轉,
最后的時刻,我要擁抱一個清晰的視界。
三年的步履都匆匆踏過,
這一刻,我的雙眸要綻放你最美的瞬間。
莫要揮動你微顫的雙手,
你眼角的皺痕藏不住你內心的憂愁。
誰言此別不是再見,
心坎中滿滿的全是思念……
更多有關"再見,研究生,獎學金,智者,一遍"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北京林業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