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口腔生物醫學學術年會在中南大學舉行
6月15—17日,由中南大學口腔醫學院和湘雅醫院承辦的“2012口腔生物醫學學術年會暨口腔醫學新進展研討會”在長沙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解放軍實驗血液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吳祖澤,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王松靈,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金巖、陳謙明、李鐵軍,中南大學口腔醫學院、湘雅口腔醫院院長唐瞻貴,臺灣長庚醫院教授魏福全,以及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鐘正明、施松濤等國內外專家在會上作特邀專題報告。國內外相關學科的400多位專家和代表參加了大會。

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黨委副書記陶立堅和湘雅醫院院長孫虹等參加了開幕式。張堯學校長在致辭中饒有風趣地介紹了中南大學口腔醫學學科的發展歷史,口腔醫學院和即將開診的口腔醫院的狀況。
2010年3月,中華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在北京成立。此后,該委員會就骨代謝,口腔頜面發育、再生和轉化醫學等內容召開了5次專題研討會,從我國目前口腔疾病發生的狀態和國際口腔醫學的發展趨勢,提出了口腔生物醫學研究內容和方向:口腔頜面發育、基于干細胞及組織工程的再生醫學、基因轉導和基因治療、腫瘤生物學、骨生物學等。強調轉化醫學理念、加強學科交叉合作。本次會議是該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第一次學術年會。
中南大學口腔醫學院、湘雅口腔醫院院長唐瞻貴專題報告了《口腔疣狀癌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成果。他們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口腔疣狀癌的3種臨床分型——外生型、浸潤型和囊腫型,通過對口腔疣狀癌的蛋白質組學和遺傳學研究,發現此病變組織與其正常黏膜組織間存在明顯差異,及造成這種差異的基因信息表達,并提示了對此病的治療原則、特點和方法。
2012口腔醫學新進展研討會亦同時進行。從2009年起,中南大學口腔醫學院聯合湘雅醫院,每年舉辦一次口腔醫學新進展研討會。每次會議均邀請到國內外口腔醫學及其相關學科的頂尖級專家、學者,采用專題講座、大會發言、現場示教、壁報等不同形式,就口腔基礎和臨床最新進展與參會者廣泛交流。
至本次會議為止,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大學、第四軍醫大學、武漢大學、首都醫科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解放軍總醫院等國內知名院校30多名專家教授來此做學術報告,其中4名被聘為中南大學兼職教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波士頓大學牙學院、耶魯大學、康州大學、南加州大學、馬里蘭大學、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丹麥奧胡斯大學、香港大學牙學院等境外著名院校的20余位知名專家教授在此交流學術,其中6名被聘為中南大學名譽或兼職教授。口腔醫學界德高望重的邱蔚六院士、中國科學院吳祖澤院士分別于去年和今年在大會上作專題發言。
每年與會的還有中華口腔醫學會主要負責人,他們對會議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南大學口腔醫學院為全國口腔醫學的醫療、教學、科研打造了一個國際學術交流平臺。有與會者稱,來這里參加一次會議相當于出一次國。
唐瞻貴院長說,一年一次的會議,讓我們廣交了“學友”,締結了合作的“戰友”,提升了學科的聲譽,為搭建大平臺、形成大團隊、產生高顯示度的大成果,輻射出了較強的平臺影響力。
更多有關"口腔,口腔醫學,中南大學,醫學院,學科"的文章請點擊進入中南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