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車模團隊和機械設計創新團隊強強聯手 智能汽車競賽再創佳績
第七屆全國大學生“飛思卡爾”杯智能汽車競賽華東區比賽于7月15至18日在徐州中國礦業大學舉行,共有來自上海、江蘇和江西的共265支隊伍參加了比賽。上海電力學院電自學院智能車模團隊和能環學院機械設計創新團隊強強聯手,由楊寧、黃云峰和朱瑞老師帶隊參賽,再獲佳績:在攝像頭組比賽中電自二隊獲華東區第4名,一等獎,并將于8月22至25日代表上海電力學院參加在南京師范大學舉行的全國總決賽。這也是電自學院車模團隊在2008、2009、2010年后再一次進入全國總決賽,也是攝像頭組第一次獲得華東區一等獎。在光電組和電磁組比賽中,獲得了兩個二等獎的好成績。
全國大學生飛思卡爾智能汽車競賽是由教育部主辦,是一項集光、機、電、算、控一體的大學生學科競賽,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公布次年競賽的題目和組織方式,分別設立光電組、攝像頭組和電磁組,次年7月份進行分賽區競賽,8月份進行全國總決賽。今年全國共有8個賽區,包括清華、交大和浙大等在內的300余所高校和近1000支隊伍參加比賽,隨著各高校的重視程度增加,比賽日益激烈。
電自學院智能車模團隊組建于2006年,指導教師徐耀良、楊寧、黃云峰和黃福珍。在過去的五屆比賽中,獲兩次全國一等獎,一次全國二等獎。能環學院機械設計創新團隊由朱瑞老師指導,主要設計和制作機械設計結構作品和機器人作品,在機械設計創新大賽和挑戰杯等大賽中屢獲佳績。此次比賽,兩個大學生科技競賽團隊強強聯手,優勢互補,在徐耀良、楊寧、朱瑞、黃云峰和黃福珍老師的指導,以及老隊員的幫忙下,隊員們經過9個月的準備,較好的完成了整車的設計、制作、安裝、控制策略、編程和調試等各個環節,增強了車模的競爭實力,特別是在競賽速度最高(車模速度接近3m/s)、對信號檢測、控制和機械結構要求很高的攝像頭組,戰勝多支傳統強隊,在激烈的比賽中脫穎而出。
在上半年的機械設計創新大賽中,兩個團隊也進行了合作,共同研制了參賽的機器小車。在本次車模比賽中,已考上上海電力學院研究生的往屆智能車團隊成員王博和黃鑫鑫發揮車模團隊傳幫帶的傳統,假期也一直跟隨團隊,并至徐州參加比賽。
教務處、電自學院 供稿
更多有關"團隊,車模,學院,競賽,比賽"的文章請點擊進入上海電力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