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國“新世紀英語文學研究現狀和趨勢”專題研討會在湖南科技大學舉行



為切實把握當今英語文學研究的最新動態,推進湖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英美文學與文化創新”團隊建設。7月18日上午,由外國語學院主辦的全國“新世紀英語文學研究現狀和趨勢”專題研討會在外國語學院101學術報告廳隆重開幕。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山大學等全國近3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5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湖南科技大學副校長馮濤首先致歡迎辭,并簡要介紹了湖南科技大學及外國語學院的辦學歷史和辦學特色。外國語學院院長曾艷鈺致開幕辭,并對與會專家和各位代表對會議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會議開幕式由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張瑞鴻主持。
開幕式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所長陸建德研究員作了題為“巴恩斯:流動變化的自我”的主題發言。他詳細解讀了英國當代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新作《終結感》,認為主人公的自我流動不居,是對自我的一種不斷審視。此種審視潛藏的是種不斷質疑、在懷疑中探究,在懷疑中求進步的精神。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區鉷教授主持了大會發言并用“回憶“、“懷疑”、“變化”三個關鍵詞對陸老師的發言作了精辟的點評。主題發言后,會議進行了分組討論。19日上午10點,會議進入自由發言階段。中國社科院劉雪嵐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郭英劍教授分別發言。最后,劉金明副院長代表會議主辦方致閉幕辭。會議在友好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此次會議收到論文摘要80篇,賀辭2份。會議進行了八個小組的分組討論,共宣讀論文40余篇。與會代表們圍繞“理論反思與英語文學研究”、“文化思潮與英語文學創作”“后冷戰時期的英語文學”、“英語文學重要作家研究”等議題展開了討論和交流。會議中既有對伊恩麥克有恩、馮內古特、科倫麥凱恩等當代重要英語作家作品的解讀,對這些作家國內外研究現狀的綜述和趨勢的預測,也有對華裔美國詩歌的創作與研究、紐約派詩人先鋒化寫作的思考,既有對生態后現代主義、空間批評等理論的討論,也有對《諾頓世界文學選讀》、冷戰后英國政治文學、新維多利亞小說的品評。內容豐富,角度多樣,是一次英語文學的學術盛會。
更多有關"英語,文學,會議,外國語學院,發言"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湖南科技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