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十年建校”規劃“十年發展” 領導、教師齊獻策
文新社訊 7月17日下午,本次暑期研討會與會人員分成五個小組進行小組討論。第一小組是信息學部討論小組,第二小組是城建學部討論小組,第三小組是經管學部討論小組,第四小組是外語學部與基礎學部討論小組,第五小組是機電學部與人文學部討論小組。院領導分別出席各討論組聽取了相關討論情況。
在18日上午召開的暑期研討會閉幕式上,各小組代表向全體參會人員匯報了各小組的討論情況,為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未來十年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一小組代表,院長助理齊鐵峰指出了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建校十年存在的一些問題, 對于未來十年的發展規劃,他提出要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第一”的辦學宗旨;堅持“質量立院、人才強院、特色興院、開放活院”的戰略思想;加強內涵建設與外延建設,以內涵建設為主;對事業發展,學科專業與師資隊伍建設以及校園發展進行詳細的規劃。此外,還要做好五件大事:對學院董事會、黨委、學術委員會等行政結構進行治理;學院定位要堅持多科性、應用類、教學型、開放式、非營利組織;加強教師對于與干部隊伍建設;建立現代大學制度與學院文化建設;多方位融資辦學。
第二小組代表,城建學部教師張芳對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前十年所取得的成績與經驗進行了總結,并指出前十年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她說:“學院在辦學的過程中,考慮辦學成本較多,而考慮對人的培養相對較少。同時有些問題雖然考慮過,但由于種種原因并未得到很好的解決,如人的可持續發展、教師待遇的改善等。此外,也未能配備更充足的師資力量,讓教師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提高自己。”
對于學院未來十年的展望,她認為學院應進一步完善制度,體現學院各項制度的延續性,以完成轉設期間的平穩過渡與后十年的可持續發展;繼續推行個性化教育,將個性化教育的先進理念貫穿于辦學的全過程,實現特色興院;同時還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
第三小組代表,經管學部教師高振峰發表了本組的討論意見。他從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的辦學理念、管理制度、組織結構與行為實踐這四個方面對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前十年辦學成功的經驗進行了分析。對于未來十年發展可能遇到的問題,他代表小組發表了意見并提出建議,他說:“轉設之后,失去了華中科技大學這塊黃金招牌,學院需要更加重視招生工作,加大文華的宣傳力度;大力實現特色興院,將個性化教育從粗放型進入到精細化建設階段;為學院中青年骨干教師和干部提供發展的空間與政策;進一步提高行政機關部門有關人員的意識和水平,加強服務工作;今后五年至十年,現任的學部及系的主要負責人都將要退休,培養接替者的問題要提到戰略高度來思考。”
第四小組代表,外語學部教師葉知民代表外語學部與基礎學部對學院未來十年發展提出了如下建議:注意文化素質的培養和個性化教學體系的設置,通過公選課的建設來提高學生的素質,讓學生不光滿足學位要求或考研要求,而是發揚學生的特色興趣,提高動手能力、研究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讓學生勝任社會需求和日益繁復的考研、復試、面試;更深一步優化培養方案,做好頂層設計,切身了解高年級學生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求,科學論證,梳理必修課程,提高吸引力,結合專業方向加大專業課程建設,并進一步提高實驗、實習、實訓質量,從而滿足學生和社會對能力的需求。
第五小組代表,人文學部黨總支書記張涵對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前十年取得的成績的主要經驗進行了分析,他說:“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是由教育家辦學,保證了辦學方向的正確性,同時沿用華中科技大學的辦學傳統、辦學理念以及教學管理經驗;學院擁有一批志同道合的領導班子,一支有奉獻精神的教師和干部隊伍,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規范的管理,較好的教育教學質量也保證了學生的培養質量。”
對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處于兩個十年的交匯點,張涵所代表的小組對未來十年的發展提出了如下建議:第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對未來十年師資隊伍建設要分階段進行具體規劃;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政策、建立最具活力的人事制度;為廣大中青年教師成長提供時間和空間,適當調整目前的教學工作量;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師培訓培養機制;完善薪酬體系,提高教職工待遇。第二,進一步深入推進個性化教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發展空間,凸顯辦學特色;根據學生實際,結合社會情況和需求,進一步完善培養方案,加強實踐教學;建立各類實踐平臺,為學生開展創新實踐培養動手能力提供平臺與空間;進一步完善潛能導師制度,充分挖掘學生優勢潛能。
(文字編輯:陳實)
更多有關"學部,小組,學院,辦學,華中科技大學"的文章請點擊進入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