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教師談自身教學經驗 落實“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
文新社訊9月6日下午,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在學術報告廳召開了主題為“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爭當教育先進模范”的教師表彰大會,獲獎的教師們發表了自己的教學經驗與感想。
“我的理想,是做一個‘四有’教師:做一個有人格魅力的教師;一個有業務專長的教師;一個有教學風格的教師;一個有良心的教師。”來自經管學部的梅林老師獲得了“三育人獎”,她在談及自身教學上時說道:“做一個有人格魅力的教師,也就是要在做人做事上能夠做學生的表率。做一個有業務專長的教師,有專攻的業務方向,在自己的業務方向上不斷深入研究,只有自己懂得的東西越多,才有可能教給學生更多。做一個有教學風格的教師,在課堂上形成自己的教學方法和風格,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方向,并能夠快樂的學習。做一個有良心的教師,既然接收了這個職業,既然登上了三尺講臺,那么就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一個教師的良心”
人文學部的鄭瀟老師獲得了“個性化教育創新獎”,當她還是學生的時候,她的專業課教師讓她明白了人應該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和擅長什么,并努力讓喜歡和擅長合體升華,而當她剛成為一位教師時,她的領導和同事在教學方面也給予她很大幫助。“他們發現了我的個性特點,但并沒有批評我,而是真誠的鼓勵,引導我,敢于創新,讓我敢于運用自己的教學特色去上課。”鄭瀟說道:“劉獻君院長提出教師要幫助每個學生去發掘自己的‘優勢潛能’,有針對性地提高、豐富自己,形成良好的個性。對于這一席話我受益匪淺,每個老師對學生都能發掘到他們的閃光點,并合理引導,那么學生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學好知識也就不在話下。”
“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想要提高教學質量應該至少要注意三個方面,那就是‘學、術、情’。所謂‘學’指的是理論知識的深度和眼界的廣度,作為教師,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平,拓寬自己的學術視野,才能提高自己在講臺上的自信心,才能履行好自己教書育人的職責。而所說的‘術’指的是教學方法,教師的身份很多變,我們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個性出發,設計多種新穎的教學方法。最后一個‘情’指的是要培養師生之間亦師亦友的情誼,對學生真誠、友善才能形成一個美好的師生關系狀態。”來自人文學部品牌傳播系的老師殷卉獲得了“2011—2012學年度教學質量優秀獎”,在提高學院品牌方面,殷卉老師認為教學質量就是提高學校品牌一個重要武器,因為好的教學質量能夠營造一個好的口碑,而好的口碑正是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多有關"自己的,教師,做一個,學生,學部"的文章請點擊進入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