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道德模范進校園”巡講報告會走進西安交大城市學院
為充分發揮道德模范榜樣作用,大力推動道德模范學習宣傳,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的安排部署,2012年9月14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委教工委和團省委聯合舉辦的“道德模范進校園”巡講報告會在西安交大城市學院教二樓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陜西省第二屆道德模范代表呼秀珍、陳緒水、王國順三位同志應邀出席了此次會議并就他們的個人事跡做了報告。城市學院副院長張敬朝高級工程師、團省委學校部辛磊老師及學院各系學工辦負責人、輔導員代表、團委老師和500余名同學參加此次報告會。
在莊重肅穆的國歌聲后,首先張敬朝副院長致辭,他從學院近幾年來在思想道德建設上所取得長足進步和建設成果談起,強調全校師生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謹記模范們的先進事跡,學習他們助人、守信、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及他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努力在城市學院校園內形成學習、崇尚、爭當道德模范的良好風尚。
接下來,陜西省第二屆道德模范代表呼秀珍、陳緒水、王國順分別以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感為城市學院師生作了一場精彩的報告會。他們用平實的語言講述了自己感人至深的事跡,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道德的力量,他們的道德操守引起了城院學子的強烈共鳴。三位道德模范帶來了他們的感人事跡和心路歷程,也帶來了他們的精神魅力。
最后,城市學院師生代表發表感言,韓樹老師希望學院學子不僅僅做感動者,更應該成為堅定的踐行者,爭當道德模范。學生代表萬翔、張薇號召全體同學向身邊的道德模范學習,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不忘大學生肩負的使命,用實際行動踐行無尚的道德準則。
報告會在全體與會人員動情合唱《歌唱祖國》的快樂音符中圓滿結束。
附:模范代表典型事跡:
呼秀珍,女,中共黨員,陜西省咸陽道北鐵中特級教師,她愛黨、愛學生、愛崗位,從18歲到41歲,共勤勤懇懇地寫了九份入黨申請書,即便是在文化大革命那段蹉跎歲月中她也從未消沉過,用自己的堅持和行動通過了黨的考驗,成為一名當之無愧的共產黨員。在學校中,她兢兢業業,四十多年來從未請過假,將全部的愛都傾注在學生的身上,從未放棄過任何一個學生。她所提倡的“鄭鵬精神”不僅使鄭鵬本人從當初排名全班42名的黃毛小子飛越至如今年在悉尼大學讀研的有為青年,也激勵了更多的少年奮發向上!她所帶的班級無一例外全是優秀班集體。呼老師把教育當做藝術,把愛當做左右手,譜寫著一曲曲愛之歌。
陳緒水,男,中共黨員,西安市雁塔區電視塔社區居委會委員,白天他是賣瓜子的小商販,晚上是賣苦力的裝卸工,雖然收入及其微薄,但多年來一只以“三秦”、“軍陽”等筆名向貧困地區捐款近20多萬。工作之余,他又自費買了三輪車早晚義務打掃街道,91年意外撿到了一名棄嬰,心地善良的他一直悉心照料,撫養其長大成人。汶川、玉樹地震時,他又義無反顧的去當志愿者,憑借著在部隊當兵時的醫學知識自發組建了醫療隊為災區人民排憂解難。他總是這樣先人后己,大公無私,最近又在為云南彝縣災區緊鑼密鼓地籌集物資。
王國順,男,金鉬股份鉬股份礦冶分公司露天礦采區70#電鏟機臺長,常年與機械打交道,身患重病時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在他的領導下,他的團隊創造了單產45.7萬的奇跡。自從業以來,他的手機都是24小時不關機以防止電鏟機出故障時能夠及時解決,憑借自己的經驗與智慧,對電鏟機不斷地設計改造,更新技術,為公司每年節省成本80多萬。他敬業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在傾注心血,用堅韌和無怨無悔的精神樹起無私奉獻的形象。











文字:院團委學生傳媒中心 儲凡舟
圖片:傳媒中心 張通
編輯:李靜
更多有關"模范,道德,他們的,電鏟,學院"的文章請點擊進入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