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教育】楊海濤書記主講教育實踐活動第一課
本網訊 繼7月9日惠州學院召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后,惠州學院拉開教育實踐活動的集中學習序幕。7月10日上午,黨委書記楊海濤在行政樓視頻會議廳主講教育活動課程第一講——《從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制度的歷史沿革看黨的十八大偉大意義》,學院領導、黨委委員、中層干部等聆聽了報告。彭永宏院長主持了報告會。
報告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制度的歷史沿革;第二部分:中國共產黨與國外政黨的主要區別;第三部分: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的偉大意義。
楊海濤書記運用大量翔實的歷史資料,對我黨歷次黨代會取得的重要貢獻分別做了總結。例如,中共六大就總結了大革命失敗以來的經驗教訓,把工作重心從千方百計地組織暴動轉移到從事長期的、艱苦的群眾工作,確立以爭取群眾作為黨的首要任務,這也是黨的工作的一次重要轉變。
他強調,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制度是我黨實行的一項根本的政治制度。建黨92年來,這一制度經歷了從創立到曲折發展,再到逐步走向了規范和完善三個時期。
在談到中國共產黨與國外政黨的主要區別時,他指出,中國共產黨通過黨委、黨組把黨的方針、政策、思想轉化為行政指導,并掌握對軍隊、干部、重大事項等的權力,這與國外政黨完全不同,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穩定的重要原因。他還分析了中國共產黨在歷史上曾經歷的幾次大危機但最終經過努力取得勝利的法寶,其中執政為民、貫徹群眾路線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最后,楊書記介紹了十八大的十二個貢獻。要求惠州學院全體黨員要響應十八大號召,每位黨員只要胸懷理想、堅定信念,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就一定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一定能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每位黨員都要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彭永宏院長作了報告總結講話,他在會上同時強調了本次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



(鐘飛霞/文 溫春偉/圖)
更多有關"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惠州,制度,政黨"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惠州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