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軍大]軍地聯手防控乙肝見成效
本報訊 記者王丹 通訊員 羅奮堂 檀琳 從第四軍醫大學與甘肅省武威市政府日前舉行的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簽訂儀式上了解到,在甘肅省武威市全人群中隨機抽取4萬人進行的調查中發現,乙肝病毒攜帶者已經由2008年的7.4%下降到當前的5.6%。這是國家“十一五”重大傳染病防治項目——武威市乙肝防治示范區建設和現場流行病學研究項目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甘肅省武威市有182萬名常住人口,包括漢、藏、回、蒙等38個民族,醫療衛生條件相對落后,乙肝發病率遠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由第四軍醫大學和武威市共同承擔的防治項目,對該市乙肝流行狀況進行了調查,發現防病常識缺乏、家庭內部傳染、不接種疫苗等,是乙肝流行的主要原因。項目組依托當地醫療衛生系統,為20萬名易感人群及所有新生兒接種了乙肝疫苗,對發現的2100多名乙肝患者進行了規范化治療。該項目實施5年以來,建成覆蓋150多萬人的電子健康檔案系統,使衛生防疫機構可及時發現區域內的乙肝感染者和患者;建立了近20萬份生物標本庫,每一份標本均有詳細的實驗室檢測數據與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數據,并可通過武威市電子健康檔案系統跟蹤目標人群醫療衛生狀況。
此次簽訂合作協議后,第四軍醫大學每年將組織不少于5批次的專家,到武威市開展課題攻關、學術交流、技術幫帶和義診咨詢;武威市每年選派醫療衛生人員赴第四軍醫大學進修培訓。此外,雙方還將聯合開展對消化道腫瘤、艾滋病、結核病等疾病的防治研究。
來源:健康報7月31日
http://www.jkb.com.cn/htmlpage/37/378049.htm?docid=378049&cat=0I&sKeyWord=null
構筑城鄉居民共享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金色大道
——武威市與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側記
7月22日,武威市與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這次簽訂的《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雙方合作交流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必將為武威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搭建新的平臺,并產生積極而重要的推動作用。
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是一所為軍隊、為國家培養中高級醫學人才的全國重點大學。建校以來,該校獲得國家、軍隊級教學成果獎44項。獲批軍內唯一的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獲批教育部質量工程項目種類和數量連續4年名列全軍院校第一。學校三所附屬醫院均為三級甲等醫院,先后創造出80多個國內國際首例、第一或唯一的醫療新技術。學校高度重視科學研究工作,在腫瘤學、神經科學、細胞生物學、消化病學、口腔醫學和特種醫學等領域形成了獨有的優勢和特色,取得了一系列優異的成績。1980年以來,學校相繼獲得省部級以上各類科技成果獎1155項。特別是2008至2011年連續4年獲得了5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笆晃濉币詠,學校獲批國家和軍隊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超過2800項,批準經費超過16億元。
武威地處西部地區,2008年前乙肝發病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0倍多,是我國乙肝報告發病率最高的地區。為掌握乙肝發病因素和防控方法,經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和武威市共同申請,國家“十一五”重大傳染病防治項目——武威市乙肝防治示范區建設項目獲批立項。項目實施以來,建成覆蓋150多萬人的電子健康檔案系統,使武威市所有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村衛生室之間首次實現了網上信息共享;開展了乙肝流行病學調查,摸清了“缺乏防病常識、家庭內部傳染、不接種疫苗”等因素為乙肝流行的主要原因;武威市疾控中心聯合第四軍醫大學流行病學教研室培訓全市傳染病防控與診治醫師、鄉村醫生和社區責任醫師6000多人次;為20萬易感人群及所有新生兒接種了乙肝疫苗,對發現的2100多名乙肝患者進行了規范化治療。從今年3月開始,第四軍醫大學在武威市全體人群中隨機抽取4萬人進行調查,經過4個月的檢測分析,發現乙肝病毒攜帶率已經由項目實施前的7.4%下降到當前的5.6%,效果顯著。這標志著武威市乙肝防治示范區建設項目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校長趙銥民一行在武威考察期間,先后來到武威重離子治療腫瘤中心暨榮華頤養園、榮華易地搬遷循環經濟技術改造、市人民醫院整體搬遷項目一期工程、武威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區金色大道、涼州區羊下壩鎮中心衛生院、武威腫瘤醫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地,詳細了解武威市經濟社會發展、人才戰略、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以及《武威市乙肝防治示范區建設與現場流行病學研究》、國家973計劃消化道腫瘤防治等重大醫療衛生項目實施情況?疾熘校w銥民對武威市三年多來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取得的突出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三年多來,武威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項目建設成果豐碩,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已步入全面發展又好又快的時期。同時,武威不斷提升和改善基層醫療機構服務水平和醫療條件,注重群眾就醫需求的多樣化,不斷推動中醫藥發展,降低農民群眾就醫成本;通過年畫、民間曲藝等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疾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增強群眾的防病意識和自查能力,為其他地區積累了許多好的經驗。
趙銥民通過加速器和治癌終端模型詳細了解了重離子治療腫瘤裝置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后說,一個欠發達的地區,能夠主動擔負起推動自主知識產權高新技術的成果轉化、促進高科技產業發展的神圣使命,如果沒有“無中生有抓項目”的開闊眼界和遠見卓識,是不可能辦到的。重離子治癌是具有國際頂尖水平的醫療技術,應用基礎已十分成熟,發展前景看好,經濟社會效益可觀。希望武威加快項目建設速度,提升配套能力,拉長產業鏈條,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盡快打造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現代化醫療衛生園區,為四醫大與武威的全面戰略合作拓寬渠道,也為武威未來的發展注入新的科技驅動力。
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最終目的是改善民生。武威市委書記火榮貴提出的城鄉融合發展理念,不僅探索出了西部欠發達地區實現城鎮化和跨越發展的可靠路徑,更探索實現了讓城鄉居民共享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金色大道。近三年多來,武威市持續加大對醫學科學研究的投入力度,推動從單純的臨床醫學向臨床與基礎醫學并重的方向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快速發展。一批起點高、標準嚴、規模大的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重大項目相繼實施建設,與四醫大共同組織實施的《武威市乙肝防治示范區建設與現場流行病學研究》、國家973計劃消化道腫瘤防治以及國家科技惠民計劃項目《武威市惡性腫瘤高發區防控模式示范》等一批重大醫療衛生項目的順利實施,不僅實現了科技與民生的有效嫁接,造福了一方百姓,也探索形成了值得大范圍推廣的疾病綜合防治的“武威模式”。同時,持續推進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大力開展中醫藥示范市建設。建成了總投資1.25億元的武威公共衛生綜合服務樓,總投資16億元的武威重離子治療腫瘤中心暨榮華頤養園項目正在抓緊建設,總投資12億元的武威市人民醫院整體搬遷項目順利啟動實施。這些重大項目的實施建設,為全市醫療衛生事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考察期間,武威市與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本著“優勢互補、團結協作,真誠合作、講求實效,科學發展、互惠共贏”的原則,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雙方將在項目研究、醫療領域、人才交流、信息管理、血液分析管理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雙方《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簽訂后,第四軍醫大學每年將組織不少于5批次專家,到武威市開展課題攻關、學術交流、技術幫帶和義診咨詢;武威市每年選派醫療衛生人員赴第四軍醫大學進修培訓,不斷提高當地醫務人員能力水平。雙方還將在前期取得成果的基礎上,向常見病多發病防治拓展,積極申報國家級消化道腫瘤防治、艾滋病防治、結核病防治等研究項目,爭取建設一批國家重大疾病綜合防治示范區。通過合作有效降低高發常發疾病在武威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提高治愈率。雙方表示,將認真履行協議,全力實施合作項目,對重點合作項目優先納入有關規劃和計劃,強化政策保障,豐富合作內容,提升合作水平,努力實現互利共贏。
武威市委書記火榮貴說,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多樣化需求相比,武威醫療衛生總體水平仍然落后,特別是基層基礎薄弱,服務能力不強,城鄉之間服務保障水平還有不小的差距。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不斷深化與武威市在項目研究、醫療救治、人才交流、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幫助武威加大專業技術人員培養力度,優先在武威轉化科研成果,采取多種形式參與醫療衛生機構建設、科研攻關和重大工程項目研究。雙方的合作,對武威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提高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武威經濟社會轉型跨越注入新的活力。(記者 馬順龍)
來源:甘肅日報7月31日六版
http://epaper.gansudaily.com.cn/gsrb/html/2013-07/31/content_147277.htm
甘肅武威:乙肝高發區取得乙肝防治新進展
新華網蘭州7月23日電(記者丁海濤、聶建江)乙肝發病率曾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0倍多的甘肅省武威市,乙肝病毒攜帶率已由5年前的7.4%下降到當前的5.6%。這標志著武威市乙肝防治示范區建設項目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這是記者從22日舉行的武威市政府與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上了解到的。
武威市副市長楊德智說,武威地處西部地區,2008年前乙肝發病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0倍多,是我國乙肝報告發病率最高的地區。為掌握乙肝發病因素和防控方法,2008年,經第四軍醫大學和武威市共同申請,國家“十一五”重大傳染病防治項目——武威市乙肝防治示范區建設項目獲批立項。
項目實施5年來,建成覆蓋150多萬人的電子健康檔案系統,使武威市所有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村衛生室之間首次實現了網上信息共享;開展了乙肝流行病學調查,摸清了“缺乏防病常識、家庭內部傳染、不接種疫苗”等因素為乙肝流行的主要原因;武威市疾控中心聯合第四軍醫大學流行病學教研室培訓全市傳染病防控與診治醫師、鄉村醫生和社區責任醫師6000多人次;為20萬易感人群及所有新生兒接種了乙肝疫苗,對發現的2100多名乙肝患者進行了規范化治療。
第四軍醫大學趙銥民代校長介紹說,從今年3月開始,第四軍醫大學在武威市全體人群中隨機抽取4萬人進行調查,經過4個月的檢測分析,發現乙肝病毒攜帶率已經由項目實施前的7.4%下降到當前的5.6%,效果顯著。
據了解,雙方《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后,第四軍醫大學每年將組織不少于5批次專家,到武威市開展課題攻關、學術交流、技術幫帶和義診咨詢;武威市每年選派醫療衛生人員赴第四軍醫大學進修培訓,不斷提高當地醫務人員能力水平。雙方還將在前期取得成果的基礎上,向常見病多發病防治拓展,積極申報國家級消化道腫瘤防治、艾滋病防治、結核病防治等研究項目,爭取建設一批國家重大疾病綜合防治示范區。通過合作有效降低高發常發疾病在武威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來源:新華網2013年07月23日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07/23/c_116658281.htm
更多有關"武威市,乙肝,第四軍醫大學,醫療衛生,項目"的文章請點擊進入第四軍醫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