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長征32:京杭運河(古韻探尋)實踐團之二
時間:09-04 來源:北京林業大學 出處:www.jssxjxsb.com
8月16日是京杭運河實踐團支援者在張家灣鎮尋訪的的第二天,一大早天空陰沉沉的似乎要下雨,但實志愿者們早已穿著整齊的隊服踏上了尋訪古樹的征程。
上午8點半,志愿者準時來到位于張家灣鎮的里二泗村,在當地政府的協助下,開展了對該村古樹的調研。該村古樹植于村里的佑民觀里,素有京東道教第一關之稱的“里二泗佑民觀”歷經數百年漕運滄桑,與燃燈佛舍利塔、三教廟、張家灣古漕運碼頭共為京杭大運河北端耀眼的歷史文化遺存。而這課古樹也歷經了470年的歷史,見證了北京城的興衰。

在向隨行的當地政府相關部門人員的問詢下,我們了解到這棵古樹面臨主要危害問題主要是來自美國白蛾幼蟲和尺蠖的啃食。由于道觀周圍大興土木開發建設,蟲卵隨著運輸車輛從外地攜帶到本村,沒辦法一次性治理徹底。于是當地政府只能隔幾天就對這棵古樹打藥,并采取其他一些保護的措施,如下圖所示,由于國槐主干會越長越空,所以采取用水泥填藥的方法既固定了古樹又抑制了害蟲的寄生。

在這天,志愿者也尋訪了垡頭村、張家灣鎮村、馬營村的古樹,志愿者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情,這些古樹大部分都位于相應清真寺的寺內,因為跟宗教有了極大的關聯,所以這些古樹都得到了回民極大的看重,及時進行了保護。此外,志愿者向村民們發放了調查問卷和宣傳圖冊,向他們介紹了古樹分級和保護的知識和法律,開展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普及工作,并取得了較好的反響。村民在聽志愿者講解后,提高了對保護古樹的認知并表示以后一定為生態保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A15)
更多有關"古樹,志愿者,尋訪,漕運,保護"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北京林業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返回到頂部你應該還會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