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學院曹方教授主編《活字》叢書獲評“中國最美的書”
11月底, 2013年度“中國最美的書”評選結果在上海揭曉,由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曹方主編,碩士生導師趙青及曹方教授共同擔任書籍設計的《活字》系列叢書脫穎而出,與其他20種圖書共同獲得“中國最美的書”稱號,并將代表中國參加2014年在德國萊比錫舉辦的“世界最美的書”評選。
“中國最美的書”自2003年起,已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主辦評選了10年,以書籍設計的整體藝術效果和制作工藝與技術的完美統一為標準。同時邀請國內外頂尖書籍設計師擔任評委,評審標準既要與“世界最美的書”相接軌,為中國圖書設計走向世界建立平臺,又要反映中國的特色,推動圖書內容與書籍設計的完美結合。
文字設計是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重要內容與經典類型,《活字》叢書共3本,反映了曹方教授近年來關于文字藝術設計教學、策展、國際學術交流及課程工作坊方面取得的成果。其中《活字·文字的解構》是教學中課題設計及優秀學生作品的集結;《活字·文字的拼貼》記錄了瑞士設計基金會的專家來南藝進行的以“多種文字的并存”為主題的課程工作坊的教學實驗;《活字·文字的世界》呈現了幾乎包括世界主要文字種類的“全球文字設計展”的代表性作品,及邀請世界著名設計師所創作的字體設計海報作品。《活字》叢書所呈現了當下關于文字藝術設計的最新理念和風格手法,為愛好者與研究者提供了具有前沿意義和第一手資料。出版《活字》叢書的江蘇教育出版社編輯張平說:“《活字》讓文字有了飛翔和靈動的景象,讓我們忽然在平時對文字近乎麻木淡然的習慣中產生了諸多對文字存在的激動神經,文字好像既是我們美麗的衣裳,又是美麗衣裳以外的幻想。”
叢書從內到外精彩紛呈,充溢著視覺張力。大量最新設計信息的解讀與整合,通過三本不同開本與體量的處理,以黑、白、灰三種色調呈梯形排列,并以紙張、色彩、印刷方式的精心編輯與設計,清晰地將三個主題進行了呈現。封面與函套的處理獨具匠心,版面利用疏密的極度對比和圖文網格式的手法使每一個頁面、每一個符號、每一個元素制造出讓人愉悅舒適而又變化多端、戲劇意趣的視覺。
當被問及此次獲獎感受時,曹方教授認為隨著電子書的不斷涌現,紙質書本漸漸有被冷落之感。但是紙質書本仍然是傳播文化與知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尤其是當你翻閱時,能夠感受到從紙張中傳出的悅耳美感,它們不但讓人倍感親切,更具備了極大的欣賞與收藏價值。她希望書籍設計在注重文字圖片編輯的同時,更加關注一些對文化價值的思考,從而使人們詩意地閱讀與享受之感。同時將個人的課題設計與作業編排,將自己的學術研究與藝術活動,進行總結整合與編輯出版,既是一種反思,是一種令人愉悅的收獲,也是對學生的回報與對學院的宣傳。(設計學院記者團)

更多有關"活字,文字,設計,的書,書籍"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南京藝術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