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總體來說是好的,他們基本符合心理健康的標準。但是也有部分學生自身心理發展不成熟、認識問題和自我調節的能力還不強。大學生在面臨環境變化和人際關系時,會感到煩燥焦慮,憂郁苦悶、導致壓抑、緊張、痛苦等不良心理,產生心理問題。
1、 自我認知障礙
自我認知是自我意識的主要內容。大學生在自我意識完善過程中,有時不能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自我,出現自我認知偏差,甚至造成自我認知障礙。
① 自傲。自傲是過高估計自己的一種自我認知。自傲者以自我為中心,表現出很強的優越感,處處表現自己,對自身的長處無限夸大,炫耀自己、對他人容易指責和怪罪,挑三撿四,盛氣凌人。好象自己全是優點沒有缺點,別人全是缺點沒優點。例如:一位男生,從小學到大學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又是干部子弟,所以很自得、自傲,但在追求一女生時卻被拒絕,這使他遭到沉痛的打擊,終日深思不得其解,造成精神分裂癥。
② 自卑。自卑是由過多的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體驗。有自卑感的人輕視自己,過分看重自身短處,否定自己的長處或長處沒有足夠的認識,因而常表現出膽怯、畏懼、懷疑、擔心被人嫌棄和拒絕,行為中采取逃避方式。形成這種軟弱無力的心理品質的原因很多,如生理缺陷、成績不好,能力差、失戀、社會地位低下等。但是引起自卑的直接原因是受到別人的嘲笑、譏諷、打擊。例如:一女生因個子矮小,被同學取笑為"根號2"(根號2等于1.44)。從而產生嚴重和自卑心理,別人小聲說話,她就認為是在議論她矮。長時期的心理壓力,使她喪失了生活的自信心,萌生出家當尼姑的想法,后經老師、同學的勸導,沒能出家,但又想自殺。
③ 虛榮。虛榮是指追求虛假榮譽的一種心理狀態。這種人把榮譽或引起人們的羨慕、贊賞,作為一種生活目標追求,因而常常不擇手段地去獵取榮譽。這種人很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又嫉妒任何比自己強的人,把別人取的榮譽視為對自己的競爭。因此這種人總是使自身處于較強的自束和更強的情感波動之間的矛盾之中,一旦目標、愿望不能達到,就會背上沉重的包袱,壓得喘不過氣來,造成精神過度緊張。 例如:一女生平時學習成績很好,自我感覺比其他女同學都強,可過強的爭先拔尖,造成與同學關系緊張,每次選班干部都落選,因而精神刺激很大,夜里經常又哭又笑,并常常哺哺自語,出現異常行為。
2、 情緒障礙:
一個人長期處于消極情緒的狀態下,或處于激烈的情緒狀態下,就會造成情緒障礙。在這種情況下,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活動會受到影響,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