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報評論員文章】打造遠離手機的專注課堂
本網訊 《陶瓷學院報》2014年第3期(總第580期)一版刊登了校報評論員文章,《打造遠離手機的專注課堂》(作者:天風),文章如下:
近日,團中央在全國高校開展“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三走”)活動,這次活動的開展很有針對性,主要針對大學生受網絡影響太深,已經到了依賴程度,學習、工作、生活、審美、表達方式都受網絡影響。要通過開展活動,讓大學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現在,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轉化為手機依賴,智能手機已成為學生的必需品。校園 “低頭一族”、“拇指一族”已經發展成為不止一族,有普遍發展趨勢。尤其在課堂上,學生玩手機是一種普遍現象。筆者本學期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堂上,同樣碰到這種情況。在最初的三次課,每次課均有學生專注玩手機。事實上,本人在第一次課時就強調課堂紀律,并且點名批評了玩手機的同學。第二次課、第三次課仍然有人不怕老師點名批評,一進教室就盯著自己的手機。那么學生玩手機干什么呢?大都是看網絡小說,如《風臨異世》,打游戲,如《酷跑》,刷微信、聊QQ、看新聞等。
學生的手機依賴有很多原因。從來就沒有人說過、管過,沒有人管得那么細,慣性使大家時刻盯著自己手機習以為常,大學課堂也如此。這就面臨著矛盾,大學課堂如何讓學生收起手機,打造遠離手機的專注課堂,要師生共同努力。
首先要增強課程的吸引力。在某種程度上,任課老師與學生的手機成了矛盾的對立面,他們成了爭奪學生的矛盾雙方。不同的課程,增強吸引力的要求不同。就思政課而言,還是要把理論講活、講新、講透,要聯系時代、社會和大學生實際,尤其是要把大學生融進課堂講授中。
其次,要嚴格管理課堂。“無規矩,不成方圓”,對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的行為,要敢于管理,不能視而不見,也不能泛泛而談,要直接教育到學生個人;可以要求學生統一關閉手機,任課老師自己要帶頭;還可以要求同學互相提醒、互相監督;班級班委要配合任課老師,等等。
再次,課堂要互動,要集中學生注意力,不能滿堂灌,要讓學生參與到老師的講課當中。上課時老師要能脫離講稿,離開講臺,走進學生中間,提學生問題,讓學生回答,讓學生沒有玩手機的時間。
更多有關"學生,手機,課堂,老師,任課"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景德鎮陶瓷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