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人民日報》四篇評論員文章
2012年3月29日 《人民日報》 第01版:
集中精力把兩會精神貫徹好
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是在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之年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這次民主、團結、和諧、務實的大會,凝聚了共識,提振了信心,確定了2012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對于進一步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最重要政治任務,就是集中精力把兩會精神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
貫徹落實好兩會精神,統一思想才能行動一致。兩會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其他報告,通過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和其他決議和辦法,體現了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深化著中國改革發展的戰略思考。學習貫徹兩會精神,首先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把智慧力量凝聚到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更加自覺地與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上頭腦清醒,在路線原則上立場堅定。歷史經驗表明:統一思想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我黨取得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是我們的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支撐。思想上同心同德,才能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只有統一思想,才能達到共識,堅定信心,凝聚力量;只有統一思想,才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致,奮發有為,把我們的事業推向前進。
貫徹落實好兩會精神,堅定信心才能明確方向。兩會既是民主政治的盛會,也是對中國發展的檢閱。從城鎮化率歷史性地突破50%到覆蓋13億人的全民醫保體系初步形成,從糧食總產量實現了歷史罕見的“八連增”到全面實現九年制義務教育,正是取得這些扎扎實實的成就,我國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站上了新的起點。事實與變化最有說服力,學習兩會精神,回顧發展成就,就更能堅定信心,堅持改革開放這一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不斷增強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不斷增強堅持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不斷增強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信心百倍向著既定目標不斷前進。
貫徹落實好兩會精神,攻堅克難才能激發動力。當前,世情、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躲不開、繞不過。我們既要正視前進中的問題與矛盾,也要看到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在較長時期內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備不少有利條件,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總體有利于我國和平發展。繼續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就要找準深化改革開放的難點,明確深化改革開放的重點。今年兩會確定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改革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提出了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價格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政府改革等改革的重點任務,為繼續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注入了動力。
貫徹落實好兩會精神,開拓前進才能再創佳績。形勢有新變化,現實有新挑戰,人民有新期待。從兩會的新起點出發,需要我們勇于變革、勇于創新,努力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新進展、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我們決不能也決不會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更不能墨守成規、停滯不前,而應增強憂患意識,煥發改革精神,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牢牢把握主題主線,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鞏固發展“十二五”開局良好勢頭,開創各項事業更加蓬勃興旺的新局面。
全國兩會已經勝利閉幕,但改革發展的偉大進程仍在持續。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自覺的態度、扎實的工作,積極貫徹落實兩會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萬眾一心,開拓進取,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2012年3月31日 《人民日報》 第01版:
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
穩中求進,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工作的總基調。“堅持穩中求進,堅持科學發展,中國一定能實現更長時期、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發展”。兩會閉幕以來,5000多名代表委員和13億人民帶著這樣的共識踏上新的發展征程。集中精力貫徹落實好兩會精神,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
穩中求進既是工作總基調,也是工作總要求。所謂“穩”,就是保持宏觀經濟政策基本穩定,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保持社會大局穩定。所謂“進”,就是繼續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新進展,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堅持穩中求進,就是要突出科學發展這個主題,貫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把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諧更好地結合起來,朝著既定的目標堅定不移地向前推進。
歷史地看,穩才能更科學地發展、更持久地前進。過去30多年里,正是靠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我們才積小成為大成,推動著社會主義現代化航船不斷向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大起大落,不僅會影響人們的心態和情緒,也會影響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放眼未來,只有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系,才能堅定地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認真貫徹落實兩會精神,在今年各項工作中做到穩中求進,要求我們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使“政策穩”;堅持擴大內需、穩定外需,保持經濟平穩運行,使“增長穩”;繼續采取綜合措施,防止物價走勢反彈,使“物價穩”;積極有效化解各種矛盾和風險隱患,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使“社會穩”。
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斷呈現的國內經濟運行新情況新變化,對我國的發展提出了新挑戰。越是形勢復雜多變,就越要頭腦清醒、立場堅定;越是面對風險挑戰,就越要迎難而上、奮發有為。我們必須深刻地認識到,無論是保持社會主義現代化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還是推動改革開放偉大事業不斷向前,都必須有一個穩定的環境。“穩”既為當前攻堅克難提供基礎,更為長遠乘勢而上創造條件。在多種的思潮中,思想無定力,難以凝聚發展力量;在錯雜的環境下,心若有旁騖,極易錯失發展良機。只有不為困難風險所懼,不為雜音噪音所擾,不為傳聞謠言所惑,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把智慧力量凝聚到兩會提出的目標任務上,才能扎扎實實地穩中求進,取得各項工作的新進展、新突破、新成效,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的順利實現。
穩中求進,考驗智慧能力,考驗決心勇氣。在世情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面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的新的階段性特征,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我們就能夠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將中央的科學決策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的巨大動力,更好地化解矛盾、解決問題、辦好實事,更好地增進活力、促進發展、推進事業。讓我們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以統一的思想和行動凝聚加快改革創新的力量,以堅定的信念和信心匯聚億萬人民的智慧,奮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2012年4月5日 《人民日報》 第01版:
滿懷信心迎接黨的十八大
乘著全國兩會的春風,中國大地涌動著科學發展、穩中求進的熱潮。大江南北忙春耕,各級干部走基層,調整結構轉方式,體制創新促發展,破解難題惠民生。不負大好春光,抓住歷史機遇,廣大干部群眾正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各地各部門正以真抓實干的積極行動,意氣風發地書寫各項事業發展新圖景。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是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年。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黨的十八大將對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明確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目標和宏偉藍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兩會確定了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確定了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激勵著我們滿懷信心努力奮斗,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八大。
當前,改革發展呈現出活力迸發、蓬勃興旺的良好態勢。從城市到農村,從海港到邊疆,從工廠到礦區,調結構轉方式迎難而上,形成轉型發展新熱潮;惠民舉措頻頻推出,力推民生工作再上新臺階;重點領域改革穩妥推進,破解難題迎來新契機;城鄉統籌力度不斷加大,推動城鎮化進程進入新階段;政府主導與社會協同有機結合,大力構建社會管理新格局;文化事業建設與文化產業發展風生水起,社會風氣和人民精神面貌展現新氣象……各地各部門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努力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新進展、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鞏固和發展了“十二五”開局良好勢頭。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正如中央一再強調的,今年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依然復雜多變,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也面臨新情況、新變化。在這樣的形勢下,更加要求我們堅定信心、聚精會神、攻堅克難、開拓前進,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我們充滿了信心與底氣。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城鎮化率突破50%,初步建立世界上第一個覆蓋10多億人的全民醫保體系,城鄉實行免費義務教育,許多困難家庭住上了夢寐以求的保障房……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歷史性成就,是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奠定了良好物質基礎和體制條件的結果,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活力不斷釋放的結果,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科學決策、勵精圖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團結奮斗的結果。把握歷史和現實,思考現象與實質,不難得出這樣一個基本判斷: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指日可待,中國實現現代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前景無限光明,中華民族正昂首行進在近代以來夢寐以求的偉大復興之路上。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我們更加需要沉著與實干。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受住各種困難風險的考驗,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最寶貴的經驗就是堅決排除各種阻力干擾,堅定不移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當前,國際競爭態勢逼人奮發,改革發展形勢令人鼓舞,人民群眾期待催人進取。歷史機遇稍縱即逝,事業發展不進則退。在這關鍵時刻,更加要求我們與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到改革發展上來。更加要求我們立足本職堅守崗位,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分內的職責盡到,切實做好經濟社會各項工作,心無旁騖解決改革發展穩定的重點難點問題,推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譜寫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新篇章。
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回望新世紀以來社會主義中國奮斗崛起的偉大歷程,黨中央帶領億萬中國人民上下同心、眾志成城、團結奮斗,推進了國家實力前所未有的增強,促進了社會民生前所未有的改善,成就了社會主義中國前所未有的輝煌。展望未來,機遇和挑戰猶存,信心與勇氣同在,只要我們繼續凝心聚力、乘勢而上,就一定能為中國發展邁向新高度打下堅實基礎,創造新的更加偉大的成就。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統一思想、團結奮斗、扎實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2012年4月5日 《人民日報》 第01版:
堅決擁護黨中央的正確決定
4月10日,中共中央決定對薄熙來同志嚴重違紀問題立案調查,公安機關公布了對尼爾·伍德死亡案依法復查結果并將犯罪嫌疑人移送司法機關。這充分體現了重事實、講法治的精神,完全符合我們黨從嚴治黨的根本要求和依法治國的執政理念,表明了我們黨保持自身純潔性的堅定決心,彰顯了黨和政府堅決維護黨紀國法的鮮明態度,彰顯了黨和政府堅定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宗旨信念,深得黨心、深得民心,一定會得到全黨和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
從目前公布的事實來看,王立軍事件是一起在國內外造成惡劣影響的嚴重政治事件,尼爾·伍德死亡案件是一起涉及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嚴重刑事案件,薄熙來的行為嚴重違反了黨的紀律,給黨和國家的事業帶來了損失,對黨和國家的形象帶來很大損害。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果斷決策,對相關事件進行深入調查和嚴肅處理,及時公布情況,這是對黨和人民事業的高度負責,是對社會主義法治的堅定維護。事實證明,我們黨代表人民利益、接受人民監督,對腐敗現象決不姑息、對違法違紀現象必查必究。
我國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不容踐踏。不論涉及到誰、職位多高,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嚴肅處理、決不姑息。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黨內不允許有凌駕法律之上的特殊黨員,任何人都不能干擾法律的實施,任何犯了法的人都不能逍遙法外。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對王立軍事件、尼爾·伍德死亡案件和薄熙來嚴重違紀問題依法依紀予以徹底查清,人民群眾從中看到了我們黨維護黨紀、依法治國的堅強決心。
我們要自覺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努力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良好局面,奮力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更多有關"發展,黨中央,兩會,中求,貫徹落實"的文章請點擊進入重慶工商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