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文天學院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系列報道(五)——思鄉實踐小分隊赴銅陵、池州、安慶開展暑期社會實踐
為防治水土流失問題,提高人民群眾對水土流失的認識,6月30日至7月4日,河海大學文天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鄉思實踐小分隊赴銅陵、池州、安慶三地對水土流失問題開展了相關調研活動。

6月30日鄉思實踐小分隊來到了銅陵市的白鶴村,剛進入目的地,隊員們便發現山上不少地方的巖石泥土裸露在外面,一條條被雨水沖刷過的痕跡異常明顯。隊員們不怕危險,對該地的土壤松軟度和土壤粘度進行了測量,并詳細記錄數據,以便更好的了解該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隨后,隊員們還結合所學專業知識對山間植被覆蓋程度以及主要植被的種類進行了調研,分析不同植被對土壤保持力的影響。隨后,隊員們趕到銅陵市氣象臺,與那里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流,了解到了銅陵市近幾年的降雨情況。

7月1日隊員們馬不停蹄的趕到池州市境東南部的青陽縣。從當地的國土資源局了解到,青陽縣近幾年也發生了滑坡、水土流失等地質災害,隊員們通過調查與分析,了解到青陽縣近年來的降水量較往年明顯增加,然而政府對經濟發展快速的需求,大規模的砍伐植被開發礦產是造成水土流失地質災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天氣十分的炎熱,隊員們都激情澎湃,7月2日一大早來到了安慶市。第一站來到的是安慶市國土局。從那里隊員們了解到岳西、潛山等幾個縣頻頻發生地質災害,國土局宋工給我們講述了就在上4天前上午,突如其來的大水襲擊了該縣梅城鎮鳳凰古塔村,該村大部分地區被大水淹沒,被淹最深處達到3米多,連日的強降雨導致潛山縣城區積水成澇,一片汪洋澤國。讓我們驚嘆地質災害的可怕。緊接著,隊員們坐車來到山口鄉柏子村,這里的滑坡、水土流失等現象非常嚴重,在這里,隊員們經常調研調查,收集到很多豐富的資料。

5天的調研實踐結束了,本次活動,鍛煉了我們不怕困難的意志,加深了對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認識,并認證了我們竹林對水土流失防護的看法,后期隊員們將整理得到的一手資料,做出更有價值的調研報告,為水土流失防護行動獻禮。
更多有關"水土流失,隊員們,青陽縣,銅陵市,植被"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河海大學文天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