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雷鋒一班三月“學雷鋒”紀實
奉獻,只為那句真情的謝謝
一、長崗記親
自去年三月份校雷鋒一班幫助長崗村周家老人來,隊員們已經記不得去過周家幾次了,但每次不變的是周家奶奶感動的淚水和周家姑娘不舍的眼神。
去年三月,校雷鋒一班在貫徹“走村入戶進社區”服務理念中找到了長崗村周家,周家的不幸遭遇和貧苦的生活深深震動了雷鋒班成員們。他們定下了長期幫扶的計劃,并把這支接力棒一屆屆傳下去。去年,雷鋒班聯系南昌電視臺報道了周家老人家境;發動募捐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下地干活分擔他們繁重的田地勞動……雷鋒班的同學們用心在幫扶著周家。
今年四月一日,校雷鋒一班的同學們又來到了周爺爺家。這次去周爺爺家,同學們帶去了捐助的衣物和一些水果和蔬菜。剛進周家大門,周奶奶就熱情的接待了同學們,激動得兩眼含淚,并且拿出僅有的花生讓雷鋒班的同學們吃,大家都舍不得吃,悄悄地放下了。當知道周家的姐妹頂著大太陽在山地上采摘茶葉時,同學們紛紛趕去幫忙采茶葉。還有一些同學把衣服和被子拿出去晾曬并且把衛生打掃得干干凈凈……
周家老人曾動情地對同學們說:你們這群大學生娃娃,都是我的親人,我謝謝你們!
二、東城記勞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的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是雷鋒同志的一句名言。為了深入踐行雷鋒精神,
隊員們走訪村委會,詳細了解中保村五保戶、傷殘人員信息,并實地走訪了解情況:雙腿殘疾,家有三個小孩的劉家;長期留守的兒童小玲(化名);孤寡老人劉大爺……這些都是散落在村里,生活貧困急需幫助的人。
雷鋒班的隊員相信,我們給不了太多的錢物,但是可以捐出自己逛街、游戲的時間,到那些真的需要幫助的家里干農活、陪聊天、做家務、輔導小孩讀書……雷鋒精神不在于做出多么驚天動地的事情,能切實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才是雷鋒精神最好的詮釋。
山圖記情
《禮記》有云:君子貴人賤己,先人而后己。樂于助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當代大學生應努力踐行的時代責任。校團委自去年3月推出“為留守圓夢計劃”以來,一站一站,踏踏實實,已經完成了十一站“圓夢之旅”。第十二站圓夢服務,校雷鋒一班接過了大旗。
隊員們一到朱爺爺家便忙開了。整理衛生、收拾柴火、晾曬衣服,同學們不怕臟、不怕累,沉浸在幫助別人的快樂中。隊員們還承諾,下次來時帶上電子專業的隊員,幫老人把家電修好。
離別時,老人感動得眼眶濕潤,這份情老人會記住,雷鋒班的隊員們也會再接再厲、并為之不懈努力奮斗。
更多有關"周家,同學們,隊員們,的人,爺爺"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南昌工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