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學院調研“7.21”特大洪災
近日,北京林業大學副校級領導、水土保持學院院長王玉杰帶領學院相關人員和專家考察了房山區“7.21”特大洪災及災后重建工作,并與往房山區水務局,就防災減災技術手段、災后小流域規劃及共建合作等議題進行了座談,房山區水務局負責人及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總站相關技術人員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座談會上,房山區水務局負責人首先對北京林業大學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并對“7.21”特大洪災災情及重建工作做了簡要介紹。他指出以往施行的清潔小流域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在抵御洪災泥石流風險、減輕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區水務局雨情監測及預警系統為當天人員轉移、搶險救災爭取了大量寶貴時間。目前房山區政府正扎實推進河道內違章建筑物清除工作,積極開展防汛救災意識宣傳,擬在今后加大小流域溝道治理力度,爭創北京五星級清潔小流域。
水保學院院長王玉杰對當地水利部門在現場考察時提供的幫助表示了感謝,充分肯定了房山區前期水利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成果,并就雙方今后開展科研合作、人才培養、黨委共建提出了建議。他說到,房山區歷來十分重視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建設,良好的植被覆蓋和系統的溝道工程措施有效降低了泥石流發生幾率;雖然張坊鎮、琉璃河鎮等多處河岸崩塌、許多小流域攔水壩及橋梁水躍景觀被沖毀,但整體受災情況好于預期;北林水保學院在山地災害防治方面有深厚的基礎和積淀,水保學院愿意在力所能及范圍內就小流域規劃、工程綠化、水土保持工程等災后重建工作提供人才與技術支持,并希望雙方能以此為契機加強科研合作與業務往來。
水保學院相關專家與房山區水利系統技術人員,還就水保措施功能評價、京郊水土保持技術規范修訂、防護林結構調整、泥石流預警系統建設、新《水土保持法》宣傳、提高水利設施防洪等級等具體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在雨量監測和泥石流災害預警系統建立完善等科研合作項目上達成共識,水保學院將與房山區水務局共同做好高新技術的產學研一體化工作,真正做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A19)
EndFragment-->更多有關"房山區,水務局,水土保持,泥石流,水保"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北京林業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