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醫大與上海市實施深度融合發展——一批重大醫學成果產生顯著效益
二醫大與上海市實施深度融合發展
一批重大醫學成果產生顯著效益
2012年9月12日
來源:人民網-衛生頻道
作者:肖鑫 曹玲娟

人民網上海9月12日電 (肖鑫、曹玲娟)由我國著名肝膽外科專家吳孟超院士領導的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安亭新院及“國家肝癌科學中心”,正在上海嘉定如火如荼地進行建設。目前,安亭新院的主體結構已封頂,“國家肝癌科學中心”主體工程將于年底完工。明年底,一座設計1500張床位的現代化醫院和國際一流的國家肝癌科學中心將在上海“西大門”崛起并投入使用,上海嘉定沒有三級甲等醫院的歷史也將因此改變。
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安亭新院及“國家肝癌科學中心”的落成使用,是第二軍醫大學與上海市實施深度融合式發展的一大亮點。早在2009年3月,上海市與總后勤部共同簽署合作建設第二軍醫大學的協議,將二醫大納入上海市教育、醫療、衛生、人才培養整體建設和發展規劃,參照上海市與教育部合作建設“211工程”院校的規模,給予相應的政策和經費支持,在重點學科建設、科研項目資助、科研成果評獎、人才資源配置、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
近3年,二醫大共獲上海市行政劃撥用地750畝、建設經費10多億元。同時,該校在上海市政府的組織協調下,先后與浦東新區、楊浦區和嘉定區簽署了合作協議。目前,這所大學確立了以校本部和長海醫院為主體,以長征醫院東遷浦東、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西進嘉定的“一體兩翼”新的發展戰略,這些戰略規劃的簽署和制定實施為該校主動融入上海、服務上海、建設上海,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政策依據和智力支持。
該校領導表示,與上海市全方位深度融合,給學校帶了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機遇,為學校轉型發展注入了一股強勁的動力,一大批重大醫學成果已產生顯著效益。近年來,該校與上海市瞄準國家和軍隊重大戰略需求,整合軍地優勢資源,實施強強聯合,研制出我國首個批準上市的抗體類藥物——治療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重度牛皮癬和強制性脊柱炎特效藥益賽普等40多個國家一、二類新藥,率先開展了以血管介入治療為代表的30多項新技術,研發了缺損性先天心臟介入治療系列封堵器為代表的30余種醫療器械。
與此同時,軍地科研人員聯合攻關,在預防、治療威脅人民群眾健康的腫瘤、免疫等重大疾病的新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二醫大校長孫穎浩教授在臨床實踐中研制了螺旋形的雙“J”管,對輸尿管側壁的彈力伸縮提供有效支撐。他首創了尿道鏡下治療尿道球部損傷的“尿道會師”術,既縮短了手術時間,又降低了手術危險。有關該手術的論文已發表于國際泌尿外科權威雜志《Journal of Urology》。收稿之初,多位編輯曾對此抱有懷疑態度,但在看到該術式的錄像后給予了高度評價:“該手術的成功,徹底改變了尿道損傷的傳統治療觀點。”目前,該術式已被美國外科年鑒收錄,同時也作為歐洲泌尿外科疾病診療指南中尿道損傷治療的推薦方法之一。
長海醫院消化內科李兆申教授和廖專副教授,與地方單位聯合攻關,成功研制我國第一臺膠囊內鏡,使我國成為繼以色列之后世界上第二個掌握并成功研制膠囊內鏡的國家。膠囊內鏡的成功研制,解決了小腸一直是內鏡檢查盲區的世界醫學難題,與國外產品相比,我國的膠囊具有參數可控、性價比高等優勢,已出口62個國家,在1000余家醫院應用,并被列入上海世博會重點展示自主創新產品。長征醫院麻醉科創新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技術,可以安全有效實施叢麻醉、臂叢麻醉、坐骨神經阻滯、椎旁阻滯等,應用于術中麻醉和術后鎮痛。目前,該技術已安全實施700多例,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更多有關"上海市,上海,醫院,尿道,國家"的文章請點擊進入第二軍醫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