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舉行黨委中心組(擴大)學習報告會



10月12日,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蒞臨鄭州大學,為師生作了題為《綠色低碳之路通向生態文明》的報告。校領導鄭永扣、陳一峰、高丹盈、常俊標、王宗敏、別榮海,校黨委中心組成員以及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師生200多人參加了報告會。校黨委書記鄭永扣主持了報告會。
杜祥琬院士報告分為“人類文明的足跡”和“綠色低碳是必由之路”兩部分,結合我國實施綠色低碳能源的發展戰略,通過大量科學數據和圖表,圖文并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闡述了低碳綠色戰略是低碳經濟的基礎,是我國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基礎,是通向生態文明的綠色道路,是中國可持續發展新型道路的要塞。杜祥琬強調,環境最終成為凝聚人才和人心的要素。世界各國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面臨著不同的問題,但是都必須轉變發展方式,轉變發展方式是環境永續發展的根本策略。轉變發展方式、走向生態文明需要科技創新的支撐。杜祥琬最后說,綠色低碳是“世界潮流、浩浩蕩蕩”,世界各國正在這條道路上競賽,呈千帆并發之勢,要搶占戰略制高點,爭取歷史的主動。
鄭永扣書記在講話中說,作為黨委中心組學習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杜祥琬院士為我們作了一場非常精彩的學術報告,報告思路開闊,內容翔實,具有非常高的學術性和指導意義,使我們受益匪淺。希望全校師生員工認真學習杜院士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執著的探索精神,進一步增強發展意識和創新意識,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把鄭州大學的科學研究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為學校創建高水平大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杜祥琬院士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為我國的應用核物理與強激光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我國核武器中子學與核試驗診斷理論領域的開拓者之一,他系統地發展了我國核試驗診斷理論,為實現中子學理論計算精確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科研組織管理工作和一線攻關工作。作為“863計劃”激光專家組首席科學家,杜院士將“863”激光技術主題調整到符合國家實際需要和科技發展的軌道上來,開創了我國強激光和強微波技術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使我國氧碘化學激光等新型強激光技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曾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和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部委級一、二等獎十多項。2000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鄭州大學版權所有,禁止非法轉載!2012-10-17 15:12:08
更多有關"院士,發展,激光,鄭州大學,低碳"的文章請點擊進入鄭州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