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敲擊瞬間 筆尖記錄永恒 《常州工學院報》第十二屆讀者節閉幕
時間:06-30 來源:常州工學院 出處:www.jssxjxsb.com
“學生記者要做到志存高遠,胸懷天下,樹立遠大的目標,放寬視野,努力達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境界。”在6月20日下午,《常州工學院報》第十二屆讀者節閉幕式現場,校黨委常委、紀委書記李煒用深情的話語對在場的所有學生記者提出希望和要求。黨委宣傳部部長、《常州工學院報》主編毛文杰、《常州工學院》常務副主編馮平平以及校學生會、社團聯合會、各二級學院、兄弟社團代表、全體大學生記者出席了本次閉幕式。
閉幕式伊始,迎來大學生通訊社自編自導自演的社慶微電影《奮青》的展演時刻,該部微電影傾注了社團所有人的心血和汗水,采訪工作中的小插曲、社團成員間的相互幫助、交流策劃時的激烈踴躍,這些真實反映大學生通訊社點點滴滴的鏡頭獲得了與會人員的陣陣掌聲。
毛文杰宣讀了在中國高校校報和江蘇省高校校報好新聞評比中獲獎的學生記者名單以及年度優秀學生記者名單,并為他們頒獎。
大學生通訊社社長王怡作第十二屆讀者節活動總結;讀者節系列活動中的代表先后發言;校學生會副主席周曉燕、校社團聯合會副主席熊峰先后致賀詞。
李煒作總結講話,他表示讀者節是校報的品牌活動,是與讀者溝通的良好平臺,通過12年的舉辦,擴大了校報和大學生通訊社的影響力,為同學們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他希望讀者節能夠越辦越好,并就此提出了三點建議:一、志存高遠,胸懷天下。要樹立遠大的目標,放寬視野,達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境界;二、腳踏實地,歷練青春。要有好的態度,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相信付出定有收獲;三、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只有不斷的學習,進一步夯實文化基礎,才能進一步擴大校報和大學生通訊社的影響力。最后,他祝愿即將離校的畢業生在未來的人生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閉幕式后舉行了大學生通訊社全體社員大會暨歡送畢業生記者儀式,大學生通訊社各應屆畢業生記者即興發言,在回顧四年生涯、感恩社團的同時,也為在座的社團成員送去了他們的關心和希望。毛文杰代表黨委宣傳部給應屆畢業生代表贈送禮物,感謝他們的辛勤工作,祝福他們有更光明的未來,同時期待“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新成員能夠沿著前輩的足跡,創造更加光輝的明天。
本屆讀者節圍繞大學生通訊社成立20周年這一主題展開,活動期間舉辦的“光榮綻放”20周年晚會、20周年社慶微電影、覓渡社刊都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和好評,而著力推出的常州工學院首屆校園版一站到底活動,以其精心的策劃、新穎的形式、豐富的內容,吸引了大批選手的關注和參與,在校園里掀起了一股你追我趕的“常工戰神風”。

校紀委書記李煒頒獎并致詞 (大學生通訊社陶海安撰稿 薛海瀟、李由攝影 新聞中心編輯)
更多有關"通訊社,大學生,社團,常州,讀者"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常州工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閉幕式伊始,迎來大學生通訊社自編自導自演的社慶微電影《奮青》的展演時刻,該部微電影傾注了社團所有人的心血和汗水,采訪工作中的小插曲、社團成員間的相互幫助、交流策劃時的激烈踴躍,這些真實反映大學生通訊社點點滴滴的鏡頭獲得了與會人員的陣陣掌聲。
毛文杰宣讀了在中國高校校報和江蘇省高校校報好新聞評比中獲獎的學生記者名單以及年度優秀學生記者名單,并為他們頒獎。
大學生通訊社社長王怡作第十二屆讀者節活動總結;讀者節系列活動中的代表先后發言;校學生會副主席周曉燕、校社團聯合會副主席熊峰先后致賀詞。
李煒作總結講話,他表示讀者節是校報的品牌活動,是與讀者溝通的良好平臺,通過12年的舉辦,擴大了校報和大學生通訊社的影響力,為同學們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他希望讀者節能夠越辦越好,并就此提出了三點建議:一、志存高遠,胸懷天下。要樹立遠大的目標,放寬視野,達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境界;二、腳踏實地,歷練青春。要有好的態度,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相信付出定有收獲;三、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只有不斷的學習,進一步夯實文化基礎,才能進一步擴大校報和大學生通訊社的影響力。最后,他祝愿即將離校的畢業生在未來的人生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閉幕式后舉行了大學生通訊社全體社員大會暨歡送畢業生記者儀式,大學生通訊社各應屆畢業生記者即興發言,在回顧四年生涯、感恩社團的同時,也為在座的社團成員送去了他們的關心和希望。毛文杰代表黨委宣傳部給應屆畢業生代表贈送禮物,感謝他們的辛勤工作,祝福他們有更光明的未來,同時期待“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新成員能夠沿著前輩的足跡,創造更加光輝的明天。
本屆讀者節圍繞大學生通訊社成立20周年這一主題展開,活動期間舉辦的“光榮綻放”20周年晚會、20周年社慶微電影、覓渡社刊都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和好評,而著力推出的常州工學院首屆校園版一站到底活動,以其精心的策劃、新穎的形式、豐富的內容,吸引了大批選手的關注和參與,在校園里掀起了一股你追我趕的“常工戰神風”。


校紀委書記李煒頒獎并致詞 (大學生通訊社陶海安撰稿 薛海瀟、李由攝影 新聞中心編輯)
更多有關"通訊社,大學生,社團,常州,讀者"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常州工學院新聞中心查看
返回到頂部你應該還會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