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情系基層人民里社區實踐勇先行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以居住環境優美、物業服務規范為特征的現代化住宅小區保持高速增長趨勢。而興建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的住宅區,在硬件設施上,排水供暖系統超過了使用年限,住宅樓的防水隔熱層亟待修繕,私搭電線現象嚴重;在社區管理上,由于產權不明,公共和私人服務設施的正常維修得不到保障,很少能得到物業妥善管理,普遍存在路不平、燈不亮、下水不暢、損毀嚴重、管理混亂等情況,給人民群眾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小分隊了解到這些情況,對人民里社區進行了走訪調查和實踐活動。
7月25日一早,我們來到人民里社區居委會了解社區的基本情況。居委會主任任阿姨熱情地招待了我們,詳細地向我們介紹了社區的基本情況,我們了解到社區設有黨支部、居委會兩委班子,居委會現有專職干部7人,均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社區還設有警務室,同時還成立了工、青、婦、老齡委、殘聯等組織,有科普、法律、衛生、環保、治安、巾幗、黨員等十支志愿者隊伍,近800人,長期開展宣傳服務活動。社區建有衛生服務站、居家養老站、勞動保障站、計生工作站、家政服務中心等社區服務網絡,初步形成了為下崗職工再就業、育齡群眾、老年人、殘疾人、治安綜治等進行全方位服務的多種社區服務形式。幾年來,社區曾獲“市級治安模范小區”、“市級文明單位”、“區級文明社區”、“綠色社區”等多項榮譽稱號。

與此同時,我們也了解到小區還存在著諸多問題:
1.基礎設施薄弱。由于基礎設施年久失修,加之長期無人管理,導致老舊小區道路破損,安全差,供暖、自來水管道和房屋隔熱層等各種設施老化。
2.整體環境差。由于環衛部門和城市管理部門相互推諉責任,社區的綠化帶修剪除草,以及居民生活垃圾的清理不能及時進行,社區房屋墻體小廣告和亂涂亂畫現象比較嚴重。
3.流動人口數量多。流動人口的大量存在給社區居民的登記、管理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不穩定因素。
4.產權單位眾多。有時一棟樓就歸屬數家產權單位,他們自成系統,各自為政,割裂了小區管理的整體,工作協調難度很大,發現問題之后難以得到及時的解決。
5.居民的觀念不適應。引入物業管理就必須按照市場規則辦事,但絕大多數居民還習慣于計劃經濟時代的房屋管理模式,無償管理、無償維修。一時還無法認同物業服務是商品,對花錢買服務,心理準備不足。
在了解到這些問題之后,小分隊采取了力所能及的行動改善社區環境。首先,我們清潔了社區房屋的違章小廣告。小分隊成員們兵分幾路,用事先準備好的工具,頂著烈日揮汗如雨,鏟除了小區樓門口的違章廣告。小分隊的奉獻精神得到了過往居民的熱烈贊揚。然后,我們清潔了社區體育健身設施。社區的體育健身設施由于長期暴露在室外環境下,積攢了大量的灰塵污漬,通過小分隊成員的細心擦拭,健身器材煥然一新,我們的勞動為社區居民營造一個更好的健身環境。最后,我們在社區發放了傳單。通過走訪發現的問題,我們具有針對性地精心制作了以營造良好社區環境為主題的傳單。傳單的內容雖然簡練,裝飾難稱精美,但是我們傳達了我們對社區和諧美好的愿望,相信居民們會受到感召和鼓舞,加入共創美好社區環境的隊伍中來。
與此同時,我們還采訪了社區的老年秧歌隊的奶奶們。首先,我們對社區現狀進行了調查,對社區退休的老黨員進行了采訪,收集到了不少珍貴資料;然后,我們征集了奶奶們對社區建設的建議,奶奶們暢所欲言,為我們最后向相關單位反映意見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最后,小分隊的成員們和奶奶們一起扭秧歌,大家其樂融融,熱鬧非凡。
通過幾天來的社會調研實踐活動,同學們在走訪中與社區工作人員、居民結下了良好的友誼,老舊小區濃濃的鄰里人情味兒也讓我們很受啟發;與此同時,我們得到了大量平時在學校難以獲得的第一手社會資料,這利于我們更好的認識國情,貼近社會,從而確定比較正確的人生前進方向。與此同時,同學們將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強烈使命感轉化為學習、服務、實踐、奉獻的實實在在的行動,有助于我們把行動變為責任,在我們的人生軌跡上樹立起更高的起點。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樹立了更強的社會責任意識,不僅有助于我們較快適應、融入社會,同時也讓我們找到了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由之路。(燕山大學里仁學院電子工程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1-9班田鵬)
來源:中國青年網2013-08-30
來源:中國青年網更多有關"社區,小分隊,居民,社會,管理"的文章請點擊進入燕山大學里仁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