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師范學院是吉林省西部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座落在吉林省西部的草原邊城白城市。其前身是白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始建于1958年。為了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強化高等學校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的功能,2000年8月,原隸屬于國家林業總局的原白城林業學校(中專)并入白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白城師范學院。
升本以后,學院抓住機遇,開拓創新,真抓實干,本科教學體系逐步完備,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現代化大學建設逐步推進,辦學規模顯著提升,辦學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學院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2007年學校開始與東北師范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2008年以優良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0年全日制在校生首次突破萬人,實現辦學規模新的跨越。2011年,學院成為吉林省唯一一所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的高校,也是吉林省高校中第一個、全國高校中為數不多的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的單位。
目前,學校校園占地面積56.39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資產總值5.6億元。設有22個學院(教學部),36個本科專業(18個師范專業、18個非師范專業),涵蓋了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8個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生11298人,生源來自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與馬來西亞大學開展了合作辦學,開辦了少數民族預科班。專任教師547人,其中,有正副高級職稱教師236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399人。擁有2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省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特色文化研究基地,5個院級研究中心。承擔國家級教科研課題6項;省(部)級教科課題200余項。學生的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系列等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屢獲殊榮。
建校50多年來,學院始終堅持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宗旨,緊緊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充分發揮人才培養、科技研發和社會服務功能,為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50000多名合格師資和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成為吉林省西部基礎教育教師的搖籃、科學研究的基地和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在黨委的正確領導和科學謀劃下,全院師生員工秉承 “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弘揚“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的奮發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齊心協力,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吉林西部一流人才培育基地、吉林西部一所有特色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而努力奮斗!
白城師范學院 |
等級:二本 位于吉林白城 關注人數:次 | |
類型:師范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吉林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1個 |
- 09-13[高校新聞]山東建筑大學2012年迎新工作圓滿結束
- 09-03[高校新聞]“天使之城21D”赴美采訪圓滿收官 新
- 08-29[高校新聞]三明學院2012年政治輔導員培訓班圓滿
- 08-28[高校新聞]政治與歷史學院學生在“第四屆全國青
- 08-26[高校新聞]燕山大學里仁學院2012年新生入學須知
- 08-19[高校新聞]奧地利著名建筑設計師Matias Del Ca
- 08-06[高校新聞]東華大學學子榮獲首屆“創業吳江”青
- 08-06[高校新聞]師德先進個人候選人公示
- [招生信息]白城師范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白城師范學院"的新聞

白城師范學院坐落在素有鶴鄉之稱的白城市,是吉林省西部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始建于1958年。2000年8月,吉林省政府決定將白城林業學校并入白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200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 1999年與四平師范學院聯合招收本科生,開始本科教育;2002年學院獨立招收本科生; 2007年與東北師范大學聯合培養碩...
白城師范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8日
白城師范學院專業設置
白城師范學院的重點專業
省級重點學科:植物學
院級重點學科:公共管理、植物學、有機化學、教育學原理、應用數學、機械工程、歷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
院級重點建設學科:自然地理學、計算機應用技術、民商法學。
白城師范學院的錄取規則
第十二條錄取規則
1、根據考生報考人數優先錄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如第一志愿未完成招生計劃,依次錄取第二、三及平行志愿考生。
⑴文史、理工類專業:專業錄取時遵守總分由高到低和專業順序由先至后的原則;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相關科目分數高的考生;考生所有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時,若服從專業調劑,則根據考生成績從高到低調劑到其它專業錄取,滿額為止;對于總分低于所報專業志愿要求,又不服從調劑的考生做退檔處理。
⑵體育類專業:男生1.70米、女生1.60米以上,在文化課達到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數線、專業課成績合格的考生中,按文化課成績總分的60%+專業課成績總分的100%,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⑶藝術類專業:我院組織藝術類專業考試省份(吉林、湖南、湖北、江西、山東、河北、河南、江蘇、安徽、福建、廣西、遼寧、黑龍江)只承認我院專業考試合格證。我院沒有組織藝術類專業考試省份(吉林美術類、內蒙古、山西省、貴州省)使用該省聯考成績。
美術學、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音樂學、音樂表演、音樂表演(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在文化課成績達到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數線,專業成績合格的考生中,按文化課成績總分的60%+專業課成績總分的100%,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高考成績達到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線并且專業課成績達到合格的考生中,按照文化課成績由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2、對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可按省(自治區、直轄市)招辦的規定加分提檔、錄取。
白城師范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正副高級職稱教師252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229人,其中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2人,省突出貢獻專家、省高級專家各1人,省教學名師2人,省主講教授和省級中青年骨干教師各1人,省優秀教師和省師德先進個人各2人,吉林省高校優秀教學團隊2支。
專任教師547人,其中,有正副高級職稱教師236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399人。
白城師范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我院畢業生在國家就業方針、政策指導下,通過學院推薦,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供需見面、雙向選擇”的方式,在全國范圍內落實就業。
白城師范學院的收費標準
第八條 學費收取標準
本科專業:
漢語言文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化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科學教育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應用化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物理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歷史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人文教育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地理科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生物科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生物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園藝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小學教育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教育技術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英語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600元;日語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600元;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市場營銷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旅游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交通運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土木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000元;體育教育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200元;法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200元;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400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400元;音樂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200元;美術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400元;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200元;廣播電視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200元;動物科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學前教育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音樂表演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200元;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400元;環境設計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400元;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200元;商務英語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600元;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工程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財務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軟件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400元;統計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00元;學前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學費標準待定,以吉林省物價部門最新審核標準收取]元;音樂表演(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學費標準待定,以吉林省物價部門最新審核標準收取]元;
專科專業:
語文教育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300元;數學教育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300元;綜合文科教育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300元;畜牧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300元;英語教育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300元;會計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700元;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00元;軟件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00元;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00元;
白城師范學院在校生情況
全日制在校生11298人,生源來自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與馬來西亞大學開展了合作辦學,開辦了少數民族預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