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全國率先進行合并辦學的高校,1992年由揚州師范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揚州醫學院、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江蘇商業專科學校等6所高校合并組建而成。揚州大學的辦學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創建的通州師范學校和通海農學堂(后成為南通學院的一部分)。原江蘇農學院和揚州師范學院便是在南通學院農科和通州師范學校文史科的根基上發展起來的。參與合并的其他4所高校也均有60年左右的獨立辦學歷史。
揚州大學辦學規模較大,學科門類齊全。全校現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4700多人,各類博、碩士研究生8400多人,成人學歷教育學生11000多人。現設有文學院、社會發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法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師范學院)、新聞與傳媒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體育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建筑科學與工程學院、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農學院、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獸醫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醫學院、商學院、旅游烹飪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藝術學院和公有民辦的廣陵學院等27個學院,110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十二大學科門類。學校建有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擁有14門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雙語教學示范課程,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全國農科教人才合作培養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15個省重點專業(類),29個省品牌特色專業,14個省級基礎課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專業的人才培養創新模式被列入國家級實驗區,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各1項。
學校師資結構合理,綜合實力較強。全校現有教職工37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2000多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1200多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3人,國家級、省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9人,博、碩士生導師1430多人。作為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現有博士后流動站1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4個,博、碩士專業學位14種;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優勢學科4個,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6個,部、省級重點(建設)實驗室15個,部、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共技術服務中心、省級研究院9個,科學研究機構84個,教學實驗室(中心)36個。學校目前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700多項,全校年科技經費3億元。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連年位居江蘇高校前列。“九五”以來,共有300多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由中科院與我校共同完成的“轉基因山羊體細胞克隆山羊”成果被評為1999年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之首,由我校參與完成的“水稻第四號染色體精確測序”工作被評為200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頭條新聞,6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2年以來有4篇論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科技開發與成果推廣成績同樣喜人,學校的“農科教結合”工作已形成了以蘇北基地為中心,輻射蘇中、蘇南的格局,在服務“三農”方面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
學校辦學條件優良,對外交流活躍。校園占地面積4090多畝,校舍建筑面積149萬多平方米;8個校區位于市區中部,首尾相連。全校固定資產總值24.53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7.83億元,圖書館藏書380萬冊。擁有實驗工廠、實驗農牧場、動物醫院、附屬中學等一批教學、科研、實習基地以及設備完善的臨床醫學院。學校注重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先后與30多個國家(地區)的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學校具有招收外國留學生(包括接受政府獎學金外國留學生)和招收港、澳、臺學生的資格。
合并辦學20多年來,學校走過了一條“聯合—合并—調整—提高”的改革發展之路。建校之初,我們走的是聯合辦學的道路。從1995年上半年起,學校由松散型聯合轉變為實質性合并。1998年,學校按學科群重組了13個二級學院。2002年之后,基于學科建設需要,學校又進行院系重組,學院數增至27個,構建了扁平化的組織體系,減少了管理層次,理順了內部關系,提高了運行效益,為學科、專業建設創造了更為有利的發展空間。學校各項事業呈現健康快速發展態勢,校黨委先后被江蘇省委表彰為“江蘇省先進基層黨組織”、被中共中央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以優秀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承傳歷史輝煌,譜寫改革華章。已有百余年辦學歷史的揚州大學,銳意改革,開拓進取,為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經驗,被中央領導同志譽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幟”。在新的征程中,揚州大學將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解放思想,注重以人為本,加強內涵建設,提高辦學質量,大力推進“規模大校”向“內涵強校”、“改革名校”向“質量名校”的轉變,朝著“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地方綜合性大學”的目標闊步邁進!(2013年4月)
![]() |
揚州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江蘇揚州 關注人數:次 |
類型:綜合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江蘇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2個 院士:1位 博士點:11個 碩士點:44個 |
- 09-15[高校新聞]南京藝術學院黃瓜園網站參加第五屆全
- 09-14[高校新聞]湖北工業大學被評為全省離退休干部統
- 09-02[高校新聞]惠州學院連續三年獲省高中教師職務培
- 08-31[高校新聞]湖南省首屆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TI杯
- 08-31[高校新聞]徐明稚校長主持召開輕質結構復合材料
- 08-29[高校新聞]三明學院教師在福建省首屆高校青年教
- 08-28[高校新聞]鄭州大學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 08-20[高校新聞]南昌工學院派員考察河南新太行電源有
- [招生信息]揚州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揚州大學"的新聞

揚州大學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全國率先進行合并辦學的高校,1992年由揚州師范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揚州醫學院、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江蘇商業專科學校等6所高校合并組建而成。揚州大學的辦學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創建的通州師范學校和通海農學堂(后成為南通學院的...
揚州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4日
揚州大學專業設置
揚州大學的重點專業
預防獸醫學。
揚州大學的錄取規則
二、錄取規則
1、調檔:
(1)我校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體健康狀況檢查合格、統考成績達到生源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同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上的考生中,按照不超過學校招生計劃數的120%的比例按高考總分由高到低順序提出調檔。
(2)符合生源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委員會規定的加分條件的考生按加分后的成績提檔及參與專業的選擇。
2、專業調配及錄取:
基本原則:我校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在充分尊重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的基礎上,嚴格實行德、智、體全面衡量,文化成績(音樂類以專業成績,美術類以總分成績)優先,擇優錄取。
(1)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專業,優先錄取高分考生;對總分相同或相近的考生,綜合考慮單科相關分等因素,進行專業調配。
(2)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專業,按照專業二志愿→三志愿→服從的順序,從高分到低分調配專業。
(3)專業之間按分數級差錄取,其級差為0-3分。在內蒙古自治區實行“專業志愿清”錄取規則。
(4)藝術類專業錄取辦法
①音樂類專業:對報考我校,文化達生源所在省音樂類本科最低控制分數線,專業省統考成績合格,并取得我校《藝術專業考試合格通知書》的考生,我校將根據其專業成績從高到低順序擇優錄取。
②美術類專業:對報考我校,文化達生源所在省美術類本科最低控制分數線,專業省統考成績合格,并取得我校《藝術專業考試合格通知書》的考生,我校將根據文化與專業相加后的總分從高到低順序擇優錄取。
(5)外語類專業錄取要求:報考我校外語類專業的考生,如外語總分為150分,則外語單科成績應≥115分;如外語總分為120分,則外語單科成績應≥95分。
3、特殊要求與限制情況:
(1)外語語種要求:日語、法語、朝鮮語專業的報考語種除英語外可以分別對應為日語、法語,英語專業只招英語考生。
非外語專業的考生入學后,外語教學只開設英語課程。
報考外語類專業須口試成績符合要求。
(2)所有專業的身體健康狀況要求,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以及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執行。
新生入學時,我校將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對新生進行資格審查和身體復查,發現有不符合錄取條件的將視情況予以適當調整專業直至退回生源所在地。
揚州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結構合理,綜合實力較強。全校現有教職工41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2050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1100多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97人,國家級、省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9人,博、碩士生導師800多人。
揚州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2006年,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達97.52%,學校連續四年被省教育廳評為全省“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揚州大學的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揚州大學的收費標準
學費標準:我校嚴格執行江蘇省物價局核定的學費標準。
揚州大學在校生情況
全校現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3900人,各類博、碩士研究生5300人,成人學歷教育學生16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