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中醫藥大學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長春中醫學院,2006年更名長春中醫藥大學。歷經五十余年的辛勤耕耘、孜孜以求和創新發展,學校形成了“啟古納今,厚德精術”的校訓,形成了“走學研產結合之路,主動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辦學特色,形成了博士、碩士、學士授權的辦學層次,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高職教育、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培養高等中醫藥人才的教育體系,已經成為吉林省唯一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醫、理、工、管、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鮮明辦學特色和廣泛社會聲譽的省屬重點大學。五十多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輸送4萬余名畢業生,校友遍及海內外,為國家和吉林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力和智力支撐。
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緊緊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充分發揮自身的品牌、學科和人才優勢的基礎上,勵精圖治、科學發展,實現了內涵建設與外延建設的齊頭并進,取得了多項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成就:凈月新校區建成并投入使用;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中醫學、中藥學兩個一級學科在全國具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位居第7名、第9名;成為省屬重點高校;更名為長春中醫藥大學;中醫學、中藥學成為博士后流動站;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與省政府共建吉林省人參科學研究院;成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中醫學成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任繼學教授榮獲“白求恩獎章”、“國醫大師”、“吉林驕傲”稱號;學校獲得了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躋身于國家中西部高校百強行列。
學校占地面積54.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7.6萬平方米。主校區坐落在凈月經濟開發區,毗鄰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學校現有本科專業1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后流動站2個,博士后創新工作站1個。全日制在校生10643人。校本部現有教職工932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352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13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239人。享譽全國的終身教授6人;博士生導師51人,碩士生導師235人;國家“白求恩獎章”、“國醫大師”獲得者1人,國家級優秀教師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29人,國家及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6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2人;吉林省資深高級專家1人、吉林省高級專家5人,優秀專業技術人才1人,教學名師獎獲得者3人;被批準為省教育廳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4人,新世紀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名中醫29人,吉林省第三屆創業先鋒1人,吉林省特等勞動模范2人。
學校現有“十一五”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十二五”省級特色專業8個;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精品課程16門,省級優秀課程41門,省級優秀教學團隊9個;主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13部、主編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22部;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有省部級重點學科22個;有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23個,其中國家級中醫臨床研究基地1個,國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生物產業基地醫藥中試平臺1個,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1個;省校共建吉林省人參科學研究院1個。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0252.38萬元。館藏圖書99.06萬冊,有一批學術價值很高的珍、善本典籍。出版發行《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吉林中醫藥》等學術期刊。學校是教育部首批批準招收國外留學生的中醫藥院校,留學生培養涵蓋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兩個層次。學校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多次主辦中醫藥國際學術會議,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與研究單位保持著長期的友好往來。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長春中醫藥大學正在繼往開來,科學發展,追求卓越,續寫華章,不斷將學校事業做精做特做強,為把學校早日建成在國際上有廣泛影響、在省屬高校中優勢突出、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國內一流教學研究型中醫藥大學而共同努力。
![]()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吉林長春 關注人數:次 |
類型:醫藥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吉林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8個 博士點:2個 碩士點:24個 |
- 09-16[高校新聞]8324名“新戰士”進入大學第一課
- 09-15[高校新聞]迎新,我們準備好了
- 09-04[高校新聞]湘雅醫院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 多措
- 09-03[高校新聞]許昌學院隆重舉行新學期升國旗儀式
- 08-30[高校新聞]保衛處組織開展干部整訓活動
- 08-26[高校新聞]【茂名晚報】這個假期我們一起過
- 08-20[高校新聞]北京星海鋼琴集團公司來音樂學院進行
- 08-19[高校新聞]中南大學16個申報課題獲學校2012年黨
- [招生信息]長春中醫藥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長春中醫藥大學"的新聞

長春中醫藥大學是吉林省重點高校,1958年成立,原名長春中醫學院,2006年更名為長春中醫藥大學。 學校占地面積820畝,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主校區坐落在凈月經濟開發區,毗鄰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 學校現有教職工1651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443...
長春中醫藥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3日
長春中醫藥大學專業設置
長春中醫藥大學的重點專業
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8門,省級優秀課程34門
長春中醫藥大學的錄取規則
第十二條錄取規則
1、調檔比例。學校最大調檔比例控制在本校招生計劃的120%以內,各省區具體調檔比例視各省線上生源情況而定。
2、非平行志愿錄取省區錄取原則。采取“遵循志愿,總分優先”的錄取原則。優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專業,按照考生志愿順序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非第一志愿考生。
3、平行志愿錄取省區錄取原則。同一時間段投檔考生采取“總分優先”的錄取原則,按照專業計劃名額優先錄取總分排名在前的考生,并按照考生的專業志愿順序安排專業。
4、專業級差:非平行志愿錄取省區實行專業級差。一、二志愿之間級差為3分,二、三志愿之間級差為3分,其他專業志愿之間無級差。
5、對投檔成績及專業志愿相同的考生按語文、數學、外語成績擇優錄取。英語和護理學(英語)專業按外語、語文、數學成績擇優錄取。
6、退檔:若考生所報專業計劃錄取額滿且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學校做退檔處理。
長春中醫藥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校本部現有教職工932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352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13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239人。享譽全國的終身教授6人;博士生導師51人,碩士生導師235人;國家“白求恩獎章”、“國醫大師”獲得者1人,國家級優秀教師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29人,國家及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6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2人;吉林省資深高級專家1人、吉林省高級專家5人,優秀專業技術人才1人,教學名師獎獲得者3人;被批準為省教育廳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4人,新世紀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名中醫29人,吉林省第三屆創業先鋒1人,吉林省特等勞動模范2人。
長春中醫藥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我校在加強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同時,高度重視學生的就業教育和指導。學生參加工作后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無論是在業務崗位上還是從事行政管理工作,都能起到骨干帶頭作用,學校的社會聲譽在逐年提高。近兩年的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一直在90%以上。
長春中醫藥大學的收費標準
第五章 收費標準
第八條 學費收取標準
本科專業:
中醫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中藥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針灸推拿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護理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護理學(英語)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臨床醫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制藥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400元;藥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藥學(臨床藥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藥物制劑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公共事業管理(衛生監督)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市場營銷(藥品營銷)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英語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生物制藥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400元;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藥事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
專科專業:
藥物制劑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070元;護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730元;醫藥營銷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730元。
長春中醫藥大學在校生情況
學校現有本科專業1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后流動站2個,博士后創新工作站1個。全日制在校生1064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