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中醫學院的前身是1952年創建于西安的西北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升格為陜西中醫學院,1961年遷至古都咸陽,是陜西惟一一所培養高級中醫藥人才的普通高 陜西中醫藥大學的前身是1952年創建于西安的西北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升格為陜西中醫學院,1961年遷至古都咸陽,是陜西惟一一所培養高級中醫藥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是1978年中共中央56號文件確定的全國8所重點建設的中醫院校之一,1978年成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碩士研究生招生單位,1981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0年被教育部批準為首批有條件接收國外留學生、港澳臺地區學生的高等院校,2015年更名為陜西中醫藥大學。經過6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陜西中醫藥大學已成為一所以中醫藥專業為主體,醫、理、工、文、管多學科專業相互支撐、交叉融合的醫學類院校。
一、基本情況
學校總占地面積796675.3 m2,有南(新校區)、北兩個校區。現有基礎醫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下設中醫系、中西醫臨床醫學系)、第二臨床醫學院(下設臨床醫學系)、藥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針灸推拿學院、護理學院、醫學技術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人文管理學院、外語學院、體育部、社會科學部等13個教學院(系、部);有2所直屬附屬醫院、15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另有陜西中醫學院制藥廠和陜西醫史博物館。
二、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教職工2501人(含兩所直屬附屬醫院),有專任教師739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426人;有碩士研究生導師219名、兼職博士生導師15名、博士后導師2名;分別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及北京、廣州、成都、上海、黑龍江等中醫藥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學校擁有張學文、郭誠杰2位“國醫大師”,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9人,有國家級、省級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項目指導老師43人,全國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師德標兵、師德先進個人、省“三五”人才17人,陜西省名老中醫、名中醫32人次,省級優秀教學團隊8個,形成了一支敬業精神強、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
三、人才培養
學校開設21個本科專業,基本形成了以中醫藥為核心,醫、理、工、文、管等學科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學校自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現擁有中醫學等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形成了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層次,全日制教育、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不同類型的人才培養體系。截至2013年12月,學校全日制在校生近12000人(含留學生51人),其中碩士研究生922人,本科生10360人。
學校有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省級精品課程及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共18門,近五年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7項,其中一等獎2項。
近六十年來,學校堅持立足陜西、面向西北、輻射全國,為國家培育了6萬余名德才兼備的優秀中醫藥人才。他們有些已成為當代大學生學習的光輝榜樣,有些已成為德高望重的國家名老中醫,有些已成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有些已成為衛生事業的高級管理人才,有些已成為優秀的醫藥企業家。廣大校友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的杰出表現,是學校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的體現。
四、科學研究
學校堅持“科技強校”戰略,不斷加強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工作,形成了以中醫中藥為主,結構比較合理,層次比較齊全的重點學科群,現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7個、省級重點學科6個、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0個。
學校現有各級科研平臺29個,其中國家級科研基地2個,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3個、二級實驗室13個,有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科研基地2個、省級重點研究室2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4個,有陜西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陜西中藥資源產業化協同創新中心1個,針藥結合創新研究中心1個,為科學研究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學校重視科學研究工作,科技創新已成為學校發展的重要動力。近五年,學校承擔了“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創新重大專項、陜西省“13115工程”重大項目等各級各類縱向科研項目600余項,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成果獎勵39項。
學校編輯出版的學術刊物《陜西中醫學院學報》、《現代中醫藥》是省級優秀刊物,在省內有較大影響。
五、醫療服務
學校有2所直屬附屬醫院,開放床位2700張,年門診量120余萬人次,年住院患者6萬余人次,有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25個。兩所醫院特色突出,優勢互補,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第一附屬醫院是國家“七五”期間確定的全國7所重點建設的中醫醫院之一,具有70多年歷史,是一所中醫特色突出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全國示范中醫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為西北地區首家中西醫結合三級甲等醫院,其婦產科、心血管內外科、眼科等專科特色鮮明、療效顯著,有較高的知名度,為醫學類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臨床實踐教學平臺。
六、科技產業
學校大力推進產學研結合的力度,突出以科研帶動產業,以產業支持教學,形成了產學研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機制。陜西中醫學院制藥廠是集生產、經營、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現代化制藥企業,擁有技術先進的注射劑、口服液、丸劑、膠囊劑、片劑、顆粒劑六大劑型生產線,有 “固腸止瀉丸”、“八正合劑”、“維血寧”、“參術止帶糖漿”、“消炎退熱合劑”、“金砂五淋丸”等主導產品,企業總資產達億元,各項經濟指標在陜西省高校產業中名列前茅。學校主動進入區域經濟建設主戰場,發揮科教資源優勢,先后與企業合作建立了黃芪、連翹等藥材種植基地,與銅川市、寶雞市、商洛市等地方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100多項科研成果和中藥新藥成功轉讓給省內外企業,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七、對外交流
學校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促進中醫藥的發揚光大并走向世界。學校先后同韓國、加拿大、吉爾吉斯斯坦、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臺灣、香港等地區的高校建立校際交流關系,目前有在校留學生51人,其中本科生44人、碩士研究生7人。
八、校園文化
學校具有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50多個學生社團活動異彩紛呈,為學生搭建了廣闊的成長舞臺。堅持30多年的“文藝百花獎”匯演、大學生辯論賽、運動會等,已成為學校傳統的文體項目,烘托出莘莘學子的青春熱情。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服務隊多次被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連續多年被評為陜西省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學校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稱號,在全國“十運會”上受到表彰,是我省高校和全國中醫藥院校中惟一獲此殊榮的單位。因校園文化氣息濃厚、環境優美,學校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圣火在國內傳遞的惟一一所中醫院校。學校承辦的全國中醫藥院校第九屆傳統保健體育運動會得到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省市領導及全國中醫藥院校的高度評價。
![]() |
陜西中醫學院 |
等級:二本 位于陜西咸陽 關注人數:次 |
類型:醫藥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陜西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3個 碩士點:18個 |
- 09-15[高校新聞]三明學院隆重召開2012年赴臺學生歡送
- 09-14[高校新聞]熱烈歡迎2012級新同學
- 09-01[高校新聞]馬超副書記慰問“文明天使志愿服務行
- 08-30[高校新聞]鄭州大學班車啟用GPS衛星定位系統
- 08-25[高校新聞]林學院“紅色北京行”暑期社會實踐團
- 08-20[高校新聞]湖北高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校企合作
- 08-20[高校新聞]教育部雷朝滋副司長視察超聲醫療國家
- 07-31[高校新聞]濰坊學院與企業共建人才信息平臺
- [招生信息]陜西中醫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陜西中醫學院"的新聞

陜西中醫學院的前身是1952年創建于西安的西北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升格為陜西中醫學院,1961年遷至古都咸陽,是陜西惟一一所培養高級中醫藥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是1978年中共中央56號文件確定的全國8所重點建設中醫院校之一,1981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醫藥院校。&n...
陜西中醫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3日
陜西中醫學院專業設置
陜西中醫學院的重點專業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3個,省級重點學科4個,廳局級重點學科4個。2004年以來,學校共建成省級名牌專業5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
陜西中醫學院的錄取規則
第三章錄取規則
第七條學校按各省、市級招生部門投檔規則調閱學生檔案,調閱比例不超過公布招生計劃的120%。
第八條對未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省、市考生,學校優先錄取第一志愿填報我校的考生。
第九條學校對已調檔的考生按分數優先原則分配專業。將調檔線上所有考生按高考分數由高到低、不分專業級差進行排隊,從高分到低分按考生所報第一、二、三、四、五、六專業依次錄取,處理完前一考生后再處理下一考生,同等條件下與專業相關科目成績高者優先錄取。對投檔成績低而所報的所有專業都已滿額、又不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作退檔處理。對實行高考科目改革的省、市,學校按學生分數和等級擇優錄取。
第十條在實考成績相同條件下,優先錄取享受各種政策加分的考生。
第十一條學校的外語教學以英語為主,英語(中醫藥對外交流)專業建議高中外語為英語的學生報考。
第十二條護理學專業建議女生身高為1.60米以上的學生報考。
第十三條根據醫藥類專業培養特點,建議殘疾學生、肝功能異常或澳抗陽性者慎報,色盲色弱者不宜報考。其他體檢條件均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
陜西中醫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2415人(含兩所直屬附屬醫院),專任教師702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418人,有碩士研究生導師268名、兼職博士生導師14名,分別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及北京、廣州、成都、上海、黑龍江等中醫藥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有西北惟一的“國醫大師”—張學文教授,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中國針灸傳承專家郭誠杰教授,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6人,有國家級、省級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項目指導老師43人,省級教學名師、師德標兵、“三五”人才11人,陜西省名老中醫、名中醫32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4個。形成了一支敬業精神強、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
陜西中醫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近幾年來,該校學生在省級以上各種比賽中獲獎39項。在校學生發表論文170篇,在非英語專業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獲獎7人次。學校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2005年~2007年本科生就業率分別達到92.1%、92.1%、88.3%。
陜西中醫學院的收費標準
第十八條 學校按照有關部門批準的標準、按專業收取學費。本科3500~5000元/生·年,學生須于每學年報到注冊時繳納。
陜西中醫學院在校生情況
截至2013年6月,學校全日制在校生共計12173人(含留學生42人),其中碩士研究生886人,本科生10376人,高職學生911人。近幾年來,學生在省級以上各種比賽中獲獎39項。在校學生發表論文170篇,在非英語專業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獲獎7人次。學校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校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促進中醫藥的發揚光大并走向世界。先后同韓國、加拿大、吉爾吉斯斯坦、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臺灣、香港等地區的高校建立校際交流關系。目前有在校留學生42人,其中本科生40人,碩士研究生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