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暉副教授個展在東站畫廊展出 呈現二十年藝術創作思路
2011年12月30日,壁畫系副主任唐暉副教授的個展在北京東站畫廊(蘋果社區北區1號樓)拉開帷幕。展覽展出唐暉1996至2010十四年間的豐富作品,包括“時空一擊”、“茨城ARCUS報告”、“唐城計劃”、“廣場系列”等主題。展覽未設開幕式,藝術家用精心準備的作品迎接絡繹不絕的先生、朋友和師生。這也是他在北京的首次個展。
唐暉副教授1991年自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畢業留校任教至今,畢業創作《時空一擊》及素描原稿獲得當年全校最高評分。90年代,他參與多次重要全國藝術大展,如“第一屆中國當代藝術展”、“中國當代油畫展”等。1997年,他入選日本藝術領域著名的青年藝術家居住計劃-ARCUS。此后他更加關注中國傳統藝術,關注作品以不同材料來表達,作品也更富有挑戰精神和試驗味道,受到廣泛認可和收藏。
壁畫創作方面,1994年開始,唐暉副教授為臺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創作了多幅壁畫,歷時10年,完成慈濟花蓮靜思堂的大型作品《宇宙大覺者》。壁畫篇幅宏偉,在莊嚴的佛教主題中,仍可以看到唐暉個人風格的印跡。
2002年,唐暉副教授為“上海雙年展-都市營造”完成了重要裝置作品《唐城計劃》系列。木質飛船里,是他幻想的太空里中國人寄居的唐人街。沿著這樣的思路又相繼完成了一系列材料裝置作品,分別參加了“二手現實”、“虛擬與未來”、“成都雙年展”等重要展覽。抽象繪畫《骨》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2008年開始,唐暉副教授先后在紐約、上海、北京等地舉辦個展,如在紐約為“紀念碑系列”舉辦的主題為《BeijingHomeboy》的個展。作品《燈樓》則參加“地圖游戲”巡回展,往來于英國伯明翰和意大利特爾尼的美術館。
唐暉作品中充滿原創的寫實功力和天真幻想,隨心所欲的構圖和幽默含蓄的現實風格。集體主義理想和卡通文化這兩種本來有著天壤之別的文化性質在他的作品中奇妙地化合在一起,使他的藝術在自我的生活經歷與文化的記憶之間生成獨特的風格。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教授認為,唐暉的作品展開的是一個極為豐富和復雜的世界,我們很難為他的作品找到一種“風格”的術語,但是他的“風格”又是顯而易見的。他的藝術具有超現實主義的怪誕邏輯,又有浪漫主義的宏偉景象,在過去的20年里,他以不可思議的想象力構筑起一個龐大的形象迷宮,他自己沉迷在其中,也把人們引入到炫目而迷幻的空間里,從而獲得一種嶄新的體驗。
展覽將持續至2012年2月29日。
宣傳部/整理
2012年1月4日

《時空一擊續》

《花蓮慈濟靜思堂》

《唐城計劃》

紀念碑系列 《北京站》

紀念碑系列 《燈樓》

紀念碑系列 《竹》

《廣場系列》

《皮膚系列》

壁畫系副主任唐暉副教授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更多有關"中央美術學院,作品,系列,副教授,壁畫"的文章請點擊進入中央美術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