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的青春,奉獻的青春”主題座談會順利舉行
本網訊(記者 徐蕾)5月17日上午,“奮斗的青春,奉獻的青春”主題座談會于行政樓302會議室如期舉行。江漢大學文理學院黨委書記肖靜、副院長池華、人文學部主任皇甫積慶、體美學部主任王超英、院辦主任王云清、各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大會由院辦主任王云清主持。
大會伊始,黨委書記肖靜傳達了教育部關于學習貫徹習總書記五四重要講話的精神。肖書記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五四青年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提到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名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中國夢承載著無數中華兒女的共同向往。同時這就要求我們廣大青年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要有過硬的本領,要勇于創新創造,要艱苦奮斗,還要有高尚的品德。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只有經歷的積極奮斗的青春,只有經歷了頑強拼搏的青春,才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
會上,皇甫積慶老師談到,作為建國以后的這一代人, 60歲的人的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對于青春的感覺,他強調,做人需要有一個高尚的品德,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向上,向善的美好品德。而我們大學老師,更要以自己的行動和理念,用思想方法去引導學生,提高道他們的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從而讓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信念和品質,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林敏老師在隨后的發言中談到,自己在大學里面,瘋狂過,但是同時也遺憾過。結合自身的經歷他認為,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和擇業觀,目前在校大學生的擇業觀正處于形成和完善階段,希望通過老師的正確引導,讓學生科學地認識社會各種職業;在建立合理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基礎上,積極參與社會競爭,在任何職業領域里愛崗敬業,勤奮刻苦,踏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青年教師代表黃凱老師也發表了講話。他談到,每個人的人生都面臨著這樣兩條道路,一條道路是人生必須要走的道路,一條道路是我們人生想走的道路,每個人只有把人生必須要走的道路走好了,才有可能、有機會去走你想要走的道路。他還指出,中國歷史上,不管在什么領域,只要是有所成就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寶貴的精神品質就是“失意而不失志”。作為文理學院的一個教職員工,他表示,他始終堅信,現在所做的工作一定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會議最后,肖靜書記做出了總結發言。她提出,作為60后的長者教師,他們還在為學院的發展,為了大學生的成人成才努力做出自己的貢獻,作為70、80后的中青年教師更應該以他們為榜樣,為了我們兩個百年的夢想而奮斗。同時,她希望大家能在廣大師生中傳播意識,讓廣大青年學生如何在青春時代,做奉獻的青春,做奮斗的青春。
據悉,此次座談會結合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五四是上的重要講話,結合了當前的“中國夢”的主題以及現在熱映的電影《致青春》,邀請到了40后到90后的,縱跨6個年代的學院的領導、老師和學生,來暢談青春,暢談夢想。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讓來自于不同年代的長者、中年者和青年者都能牢記習總書記的提出的思想理念,學習貫徹習總書記五四重要講話的精神。
更多有關"青春,總書記,道路,自己的,老師"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江漢大學文理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