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講堂:長江學者納日碧力戈講“民族、族群與種群”

納日碧力戈教授在講座中

本網訊(通訊員 劉斐/文 田宇薇/圖)6月27日上午,應民族研究院邀請,全國人類學民族學領域首位長江學者、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云南大學博導納日碧力戈教授在科技學院三樓會議室作了題為“民族、族群與種群——從共生到共識”的武陵講堂專題講座。民族研究院副院長陳心林,法學院副院長曹召勝,陳沛照老師,民族研究院教師唐衛青、楊洪林、姜愛等老師與民族學研究生、社會學本科生等一同聽了講座。
納日碧力戈教授從“社會如何分類?、社會如何記憶?、族群與人群、從“驅逐”到“共和”、科技中國的根據、后冷戰時代是指向多元的時代、建設美德中國”七大方面對“民族、族群與種群的共生、共識”進行了闡釋。整個講座過程中,納日教授語言風趣幽默,事例生動、內容豐富,使得在場的師生受益匪淺。
納日碧力戈教授演講結束之后,納日碧力戈教授與師生進行了互動交流。民族研究院副院長陳心林感謝納日碧力戈教授,并對講座給予高度評價。講座在現場師生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人物簡介:納日碧力戈,全國人類學民族學領域首位長江學者,蒙古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民族學(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美國明尼蘇達州卡爾頓學院人類學及亞洲研究伯恩斯坦講座教授等職。現為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專職研究人員、貴州大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講座教授、云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內蒙古大學客座教授、內蒙古師范大學兼職教授。代表作品:《語言人類學》、《現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構》、《姓名論》、《人類學理論的新格局》、《人類學關鍵詞》、《社會如何記憶》、《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國農村變革》、《文化的解釋》。(責任編輯 xzy)
更多有關"教授,人類學,民族學,復旦大學,講座"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湖北民族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