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學院是教育部批準建立的一所省屬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風箏之都、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山東省濰坊市。
學校現占地面積2100畝,校舍建筑面積8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7.23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9億元。學校建有集文獻借閱、信息咨詢、文獻檢索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數字化圖書館,館藏圖書485萬冊。建有反映濰坊悠久歷史文化的濰坊文化名人館、古籍館,公開出版黨委機關報《濰坊學院報》和學術期刊《濰坊學院學報》。建有高標準的大型體育運動場、面積40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多功能體育館。建有北海文化研究院、山東半島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濰坊公共安全研究院、濰坊金融財政研究院、文博研究院、量子通信研究所、微尺度科學研究所等48個研究院所和山東省民俗文化產業開發研究基地等集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于一體的298個校內外教學實踐基地,是山東省首批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之一。學校建有國內同類院校領先水平的校園網,是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濰坊地區網絡中心、全國教育信息化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
學校現設21個教學院部,60個本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農學、法學、歷史學、教育學和藝術學10大學科門類。現有光學、區域經濟學2個省級重點學科,有“多光子糾纏與操縱”省級重點實驗室、“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民俗文化產業開發研究”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海鹽文化”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山東省音樂創作與理論研究基地和山東省中羅果蔬栽培技術合作研究中心等6個省級科研創新平臺。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省級成教品牌專業8個,省級精品課程、省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省級成教特色課程50門,省級教學團隊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目前承擔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驗區試點項目6項。
學校現有教職工2100人,其中專任教師1400人,高級職稱教師645人,博士、碩士1131人。“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多人,近年來有20余名教師分別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有50余人被評為省級學術骨干和省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有博士生、碩士生導師66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以訓、劉振興、肖紀美、錢逸泰、許紹燮、束懷瑞、麥康森、傅廷棟、姚建銓、潘建偉和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等為代表的210余名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學校特聘教授或兼職教授。
學校現面向全國30個省(區、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3300人,接收10余個國家的留學生來校學習。學校秉承“厚德、博學、求是、創新”的校訓,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近年來,學生在全國、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電子設計大賽、數學建模競賽等活動中獲獎1300余項,國家授權專利37項,應屆本科畢業生考研錄取率在20%以上,畢業生年底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
學校堅持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積極推進產學研結合,深入開展服務濰坊行動,在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充分發揮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的辦學功能。近年來,先后承擔國家級項目40余項,省部級項目580余項;取得授權專利80余項;出版著作、主編教材等540余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15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150余篇,被SCI、EI等收錄1280余篇。學校主動服務山東省“藍黃”兩區發展戰略,緊緊圍繞機械裝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海洋化工、設施農業、文化旅游等地方支柱產業開展科研攻關,提供科技服務,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廣泛借鑒和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積極開展國際國內交流與合作,先后同美國、加拿大、英國、韓國、奧地利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29所高校建立了友好交流與合作關系,與青島科技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大學、山東建筑大學等高校全面合作辦學。定期選派優秀師生出國研修訪學及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邀請海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學交流。
近年來,學校的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績,2007年以優良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8年以“高分雙優”成績通過了省委高校工委德育工作和校園文明建設評估,2009年被確定為山東省首批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2011年被確定為國家教育改革試驗區首批試點建設的山東省教師教育基地,2012年被確定為國家特殊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學校先后榮獲“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教科文衛體系統先進基層工會組織”、“全國高校節能成果示范單位”、“山東省優秀基層黨組織”、“山東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學校”、“山東省黨員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德育工作優秀高校”、“山東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山東省級花園式校園”、“山東省文明校園”、“山東省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科技日報》等媒體多次報道學校的建設發展成就,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十二五”期間,學校將按照“抓基礎、上水平、創特色”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這一核心,實施“教學立校、科研興校、人才強校、特色名校”戰略,積極推動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各項工作的全面提升,奮力爭創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為加快建設特色鮮明的綜合性大學而努力奮斗。
部分校友代表
盧志強—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九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光彩會第三屆理事會副會長。
逄錦聚—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南開大學副校長,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南開大學統計制度與方法研究中心主任。
鄭金蘭—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探局黨委書記、局長。
陳 光—山東省黃河三角洲建設辦公室主任、山東省政協副主席。
李希貴—北京十一學校校長。
徐振溪—青島市副市長。
校徽釋義
此標識造型簡練,色彩明快醒目;涵義深刻豐富,易于識別和記憶,有很強的現代感和標識性;且便于制作,能適應各種應用場合。
校徽釋義:溝通與交流 互動與結合長與幼 教與學 扎實與進取 治學與成長 嚴謹與活潑
![]() |
濰坊學院 |
等級:二本 位于山東濰坊 關注人數:次 |
類型:綜合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山東省教育廳 院士:10位 |
- 04-08[高校新聞]濰坊學院舉行后勤部門基層服務型黨組
- 03-25[高校新聞]開學大檢查全面鋪開
- 03-01[高校新聞]省考試院領導來校巡視
- 03-01[高校新聞]濰坊學院召開新學期開學工作會議
- 03-01[高校新聞]校黨委組織開展“獻愛心、送溫暖、結
- 02-27[高校新聞]德國考察團來訪
- 02-27[高校新聞]校領導巡視濰坊學院藝術類專業招生考
- 02-19[高校新聞]濰坊學院藝術類專業與中國東方演藝集
- [招生信息]濰坊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濰坊學院"的新聞

濰坊學院是一所經教育部批準建立的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具有58年的辦學歷史。學校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風箏之都、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山東省濰坊市。 學校現占地面積18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7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3億元;學校建有集文獻借閱、信息咨詢、文獻檢索等多功能于...
濰坊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5日
濰坊學院專業設置
濰坊學院的重點專業
應用無機化學(化學系)
量子信息學(物理系)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電系)
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系)
文化史(政史系)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文系)
環境毒理學(生物工程學院)
國家法學(法學系)
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學院)
企業管理(經濟系)
濰坊學院的錄取規則
第四章錄取原則和辦法
第十二條報考條件:凡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按《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體檢合格,符合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規定條件的考生均可報考我校。
第十三條提檔比例:依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或高招辦有關規定比例提檔。
第十四條錄取原則:按照教育部及各招生省份有關文件精神,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以高考成績為主要依據,結合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和體育測試成績,德智體美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學校在招生錄取和安排專業時,相同條件下優先考慮外語聽力成績高的考生。
按各省份的投檔志愿順序依次辦理錄取手續,即先錄取第一學校志愿的考生,再錄取后續學校志愿考生,第一學校志愿不滿時不拒絕非第一學校志愿的考生。
對于進檔考生在專業分配時按照“專業志愿優先”(即“專業志愿清”)原則進行,首先按第一專業志愿錄取考生,未滿額的專業再按第二專業志愿錄取,依此類推;若無法滿足某考生報考專業,服從專業調劑者,參考高考相關科目成績、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和體育測試成績,將其隨機調劑到招生計劃尚未完成的專業,不服從專業調劑者,則作退檔處理。
第十五條藝體專業錄取辦法
在遵循第十四條錄取原則的前提下,結合專業成績錄取。
1、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舞蹈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體育教育、美術學、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動畫10個本科專業以及藝術設計專科專業按專業成績由高到低錄取。
2、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本科專業、音樂表演專科專業和舞蹈表演專科專業按文化成績由高到低錄取。
3、對于音樂、美術、體育等藝體類專業的專業成績,凡我校組織校考的專業以我校校考專業成績為錄取依據。凡我校未組織校考的專業,均使用考生所在省的統考成績或聯考成績;若考生所在省無統考或聯考的,則承認在該省招生的同層次院校的專業考試成績。
第十六條身體狀況: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其補充規定執行;新生入校后將進行體檢,入學體檢不合格的新生給予取消入學資格處理;錄取新生中有隱瞞既往病史或有其他舞弊行為者,一經查出將給予嚴肅處理,情節嚴重者將取消其入學資格或學籍,并按有關規定上報省教育廳從嚴懲處。
第十七條外語語種:我校英語專業、日語專業、法語專業、朝鮮語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外包專業方向、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的統考外語語種限為英語,上述專業對英語口試成績不做要求;其余專業統考外語語種不限。
第十八條加分、降分和優先錄取辦法根據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區)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男女生比例:一般專業不限定男女生錄取比例;為便于組織教學,舞蹈學(體育舞蹈)本科專業男女生的錄取比例為1:1。
第二十條對不符合國家有關錄取規定和我校上述有關錄取原則的考生予以退檔處理。
第二十一條新生復查:新生入校后,我校將采取考試、面試、核查檔案、核對新生指紋、體檢等措施進行全面復查。對違反招生工作有關規定者,我校將根據其具體情節按有關規定給予相應處分或予以清退。
濰坊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2100人,其中專任教師1400人,高級職稱教師645人,博士、碩士1131人。“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多人,近年來有20余名教師分別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有50余人被評為省級學術骨干和省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有博士生、碩士生導師66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以訓、劉振興、肖紀美、錢逸泰、許紹燮、束懷瑞、麥康森、傅廷棟、姚建銓、潘建偉和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等為代表的210余名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學校特聘教授或兼職教授。
濰坊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連續多年,學生的考研率在25%以上,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在90%以上。
濰坊學院的收費標準
第二十二條 學費標準:按照魯價費發[2013]136號文件有關規定執行。文史類專業4000元/生/年;理工農類專業4500元/生/年;藝術類專業8000元/生/年;中外合作辦學專業10000-15000元/生/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外包)、通信工程(物聯網)、會計學(金融與財務外包)、市場營銷(網絡商務與物流外包)9600元/生/年。
第二十三條 根據不同的住宿條件,住宿費每生每學年800—1200元。
第二十四條 我校按教育物價部門審批的統一收費標準收取學費、住宿費等費用;若招生當年物價部門收費標準有變,學校將按照新的收費標準執行。
濰坊學院在校生情況
學校現面向全國30個省(區、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3300人,接收10余個國家的留學生來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