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是上海市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是上海市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F任黨委書記是于信匯教授,校長是羅宏杰教授。
1922年10月,上海大學創建,校長為于右任,教務長為瞿秋白。這是一所被譽為“武有黃埔、文有上大”的革命學校,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變后,被國民黨當局強行關閉。
1994年5月,上海工業大學(成立于1960年)、上?茖W技術大學(成立于1958年)、原上海大學(成立于1983年)和上海科技高等?茖W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組建為新的上海大學。上海大學的廣大師生立志繼承與發揚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上海大學的光榮傳統,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更大的貢獻。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杰出的社會活動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錢偉長教授于1983年出任上海工業大學校長,1994年至2010年擔任上海大學校長,他獨樹一幟的教育思想和治校方略開創了學校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的新局面,推進了學校各項事業的新發展。
上海大學學科門類齊全,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現設有26個學院和2個校管系;設有67個本科專業、42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74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13種碩士專業學位(其中工程碩士含18個工程領域)、20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79個博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12個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博士點、1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4個國家重點學科、11個上海市一流學科,5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全球前1%;擁有2個科技部與上海市共建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其中兩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上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2個上海市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2個上海高校人文藝術創新工作室。擁有2個上海高等教育內涵建設“085工程”項目,2個上海高校知識服務平臺。
上海大學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學校是教育部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首批高校之一,是擁有國家試點學院的17所高校之一。學校建立了以學分制、選課制、短學期制為核心的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模式。上海大學畢業生素以“知識面寬廣、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發展后勁足”而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學校2010年被教育部評為首批50所“就業經驗典型高!敝,2012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8.52%。目前學校正在推進研究型大學本科教學模式建設,推行以按大類招生和通識教育培養為突破口的本科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學校現有研究生10237人,全日制本科生24711人,高職生3182人。另外,還有成人教育學生12685人。
上海大學積極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初步形成了由名師領銜、層次清晰、結構合理的國際化、高素質、基本適應學校發展需要的師資隊伍,并已在多數學科領域中形成了若干有特色、有影響、有潛力的學科團隊,F有專任教師2820人,其中教授543人、副教授924人,博士生導師58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578人,F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1人,外籍院士2人;入選中組部“千人計劃”6人,入選上海市“千人計劃”9人;教育部“長江學者”5人,上海市“東方學者”38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杰出青年基金”8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3人。
上海大學建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和高新技術開發區,還有各類研究所、研究中心100多個。近五年來,學校科研經費一直位于全國高校30位左右,國際三大檢索(SCI、EI、ISTP)收錄的學術論文數一直位于全國高校35位左右,專利申請與授權數位于全國高校20位左右。2012年新獲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60項,經費9841萬;新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2項(其中重大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9項,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2項。2012年,共獲得5項國家級科技獎勵,其中由院士領銜的2項科研成果獲得201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成果獲得第六屆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4項成果榮獲2012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3項成果獲上海市第八屆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4項成果獲上海市第九屆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獎,25項成果獲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上海大學積極實施國際化戰略,開展了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外合作辦學穩步發展。學校已與29個國家134所高校簽署校際合作協議。學校在校就讀的外國留學生3318人,其中學歷生565人。學校建有2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并已與北美洲、歐洲、亞洲等地區的大學合作建立了4所孔子學院。
上海大學校園占地面積近200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00余萬平方米,形成了以校本部為“一體”、延長校區和嘉定校區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的校園格局。圖書館建筑面積5.39萬平方米,館藏紙本文獻累積達380余萬冊,訂購中外文報刊近3200余種,數字資源總量逾63.7TB。學校信息化建設以覆蓋全校、快速便捷的網絡為基礎,為教學管理、科研協作、學習交流提供了較完善的信息服務體系。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先進,功能完備。學校還建成了一批先進的教學實驗中心和多媒體教室。
上海大學一貫重視黨的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1998年榮獲全國“黨的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狈Q號。1994年以來,上海大學已8次被評為上海市文明單位,2007年12月榮獲“全國教育系統紀檢監察先進集體”稱號,2009年1月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2010年12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上海世博會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11年3月被命名為上海市廉政文化示范點,2011年12月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
如今的上海大學,無論是辦學水平與效益,還是整體辦學條件,在全國高校中都已躋身前列。錢偉長校長倡導的“自強不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校訓和“求實創新”的校風在師生中不斷弘揚光大。
展望未來,上海大學將繼續發揚優良傳統,抓住機遇、銳意改革,深入學習和實踐錢偉長教育思想,深入實施國際化戰略、人才強校戰略、學科交叉戰略、產學研聯盟和區域合作戰略,不斷優化富有上海大學特色的辦學模式,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社會服務的水平,建立與上,F代化國際大都市地位和發展需求相適應的人才培養體系、知識和技術創新體系,努力成為我國高素質人才培養、高層次決策咨詢、高水平科學研究以及推進高新技術發展和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成為高水平地方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的試驗田,成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以上數據截至2013年5月1日)
![]() |
上海大學 |
等級:一本 位于上海上海 關注人數:次 |
類型:綜合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211工程 主管部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國家重點學科:14個 院士:11位 博士點:117個 碩士點:210個 |
- 09-17[高校新聞]老中青代表歡聚一堂 慶祝第二十八個
- 09-01[高校新聞]迎新專題12:學生拍攝宣傳片展校園文
- 08-27[高校新聞]經管學院ERP團隊榮獲全國大學生第八
- 08-22[高校新聞]3項課題獲準立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高校
- 08-21[高校新聞]青山一道同風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
- 08-17[高校新聞]創造交流平臺 提升教學水平
- 07-31[高校新聞]重慶醫科大學2011級學生軍訓圓滿結束
- 07-28[高校新聞]女教協在畢業季與畢業生共話未來成長
- [招生信息]上海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上海大學"的新聞

上海大學是國家“ 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F任校長是著名教育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偉長教授,黨委書記是于信匯教授、常務副校長是周哲瑋教授。上海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 , 現設有 23個學院和1 個校管系;設有 67 個學士學位專業、 131 個碩士學位學科點、 14 個工...
上海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4日
上海大學專業設置
上海大學的重點專業
上海大學是一所學科門類較為齊全、應用學科和基礎學科實力都比較強的綜合性大學。28個學院、2個直屬系、71個學士學位專業,176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予點、13個專業型碩士學位授予點、MBA、MFA和法律碩士授權點、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0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以及力學、冶金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數學、材料科學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社會學、中國語言文學、機械工程、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新聞傳播學、環境科學與工程1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目前擁有鋼鐵冶金、機械電子工程、流體力學、社會學等4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教育部國家級特色專業(美術學,金屬材料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12個“十一五”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群,和3個“211工程”公共服務平臺。1個上海市重中之重學科(鋼鐵冶金)、9 個上海市重點學科(鋼鐵冶金,先進機器人與現代制造,應用力學,都市社會研究,先進材料的制備與應用技術 ,信息與通信工程,儀電自動化,信息物理,環境污染與健康 ),8個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點建設學科(數學科學與技術,納米材料化學 ,計算機高可信計算與智能信息處理 ,電路與系統 ,電影學,近現代中國社會文化史 ,傳播學,生命科學),以及20個上海市教委本科教育高地(會展技術與藝術,知識產權法,中國語言文學,英語,美術學,影視傳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應用物理光電子技術,金屬材料工程,材料學,計算機,機電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檔案學,社會學)。
上海大學的錄取規則
1.以公開、公平、公正為原則,德智體全面衡量,多元測評,擇優錄取。
2.學校對高考成績達到我校各批次錄取投檔要求的考生,按照各省市高招辦投檔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根據志愿依次錄取。各志愿之間無級差。如投檔成績相同,我校在錄取時文科按語文成績錄取(如語文成績相同,再看外語成績;外語成績相同,再看數學成績),理科按數學成績錄取(如數學成績相同,再看外語成績;外語成績相同,再看語文成績)。
3.第一批本科投檔比例:實行平行志愿的省市,按照105%提檔,愿意調劑不退檔;不實行平行志愿的省市,按照120%提檔。
4.日語專業要求高考外語單科筆試成績不低于115分(滿分為150分)。
5.悉尼工商學院所有專業要求高考外語單科筆試成績不低于110分(滿分為150分)。
6.報考經濟管理類基礎班和經濟管理類的上海市考生外語統一口試成績C級(含C)以上。
7.外省市考生外語統一口試按考生所在省市的規定執行。
8.江蘇省報考我校第一批本科的考生:選測科目A+的考生錄取時我校將在考生投檔分基礎上加2分,選測科目A+A+的考生錄取時投檔分基礎上加5分。
9.我校在上海市的藝術類招生錄取按《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藝術類專業(系科)考生報考指南》中“上海大學藝術類專業招生簡章”中明確的錄取原則錄取。報考繪畫、雕塑、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以及數字媒體藝術的考生要求市美術與設計學類專業統考300分(含300分)以上。
10.我校在外省市的藝術類招生錄取按《上海大學2014年外省市藝術類招生簡章》的錄取原則執行。
上海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上海大學積極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初步形成了由大師領銜、層次清晰、結構合理的國際化、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并已在多數學科領域中形成了若干有特色、有影響、有潛力的學科團隊。有專任教師、科研人員近2700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1300人,占專任教師比例為47.70%;教授近500人,占專任教師比例17.71%,副教授930人,占專任教師比例30.61%。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9人,入選中組部“千人計劃”4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杰出青年基金”6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人,上海高校特聘教授(東方學者)18人,博士生導師400余人。
上海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上海大學是國際化大都市--上海,重要的高素質人才培養基地,在錢偉長校長提出的“全面發展、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辦學理念指引下,在人才培養方面成績斐然,上大學子先后在國際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數學建模大賽、中國智能機器人大賽、世界ROBOCUP機器人足球比賽、“JA中國大學生商業挑戰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運動會男子排球獲得一等獎或冠軍,在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以及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比賽、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中獲得佳績。學校設立了“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基金”,以培養學生開拓創新和勇于實踐的能力。2003年10月,學校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并獲得優秀,2008年,被國家教育部批準實施“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2010年,被國家教育部納入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上海大學已被國家部委列入“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成為首批與國家教學基金委簽約的“211工程院校”之一,為加速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培養一批若干年后國家建設所需各行各業拔尖創新人才,促進我校與國外知名大學的合作與交流,將每年選,派出最優秀的學生前往教育、科技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世界一流大學,師從一流專業導師或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此外,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學校形成了多層次、多類型的研究生教育創新體系,設立了研究生短期出國訪學及出席國際會議獎勵基金,設立了研究生創新基金,并定期承辦由上海市學位辦主辦的“上海研究生學術論壇”或“研究生暑期學!钡。學校采取推薦優秀本科生直升研究生、優秀碩士生提前攻讀博士學位和碩博連讀等改革舉措,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現有全日制學生37800余人,其中本科生近25000人,高職生4000余人,博士生、碩士生8800余人。另外,有在校各類成人教育學生11000余人。校友遍及國家和上海各領域,許多人成為國家和各級政府部門的領導;一大批優秀人才成為中央駐滬大型企業、上海重點企業、金融機構、外資企業、高校、科研事業單位的領軍人才和高級專家,歷屆畢業生素以“知識面寬廣、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發展后勁足”而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并與清華,北大一起被國家教育部評為“2009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學校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97.3%。
上海大學的收費標準
1.一般專業每生每學年5000元[滬價行(2000)第120號]。
2.特殊(熱門)專業每生每學年6500元[滬價行(2000)第120號]。
3.藝術類專業每生每學年10000元[滬價行(2000)第120號]。
4.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每生每學年學費15000元[滬教委財(2005)34號]。
每生每學年1200元/年(不含寒暑假)[滬價費(2003)56號、滬財預(2003)93號、滬教委財(2012)118號]。
上海大學在校生情況
學,F有研究生11036人,全日制本科生24161人,高職生2132人。另外,還有成人教育學生135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