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郵電大學是由陜西省人民政府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建院校,學校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一所以工為主,以信息科學技術為特色,工、管、理、經、文、法、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在西北地區布局的唯一一所郵電通信類高等學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備軍官選拔培養基地、全國首批試辦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的高校。學校被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陜西省“先進集體”稱號、陜西省“文明校園”稱號,被陜西省教育廳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稱號,被西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園林式單位”稱號,校黨委被省委教育工委授予“陜西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委”稱號。
學校占地1500余畝,建有長安、雁塔兩個校區,校舍面積73余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近2億元,圖書館藏書近150萬冊。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設有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自動化學院、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字藝術學院、國防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體育部以及研究生院、馬克思主義教育研究院、物聯網與兩化融合研究院等教學研究機構。有11個一級碩士點、47個二級碩士點,4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和MBA專業學位授權點,43個本科專業,6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4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省級名牌專業、省級精品課程。有5個原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4個陜西省重點研究中心,5項省級優秀教材獎, 有15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學校擁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省級教學團隊。現有專任教師總數973人,其中教授116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04人。教師隊伍中有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陜西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等國家和省級榮譽稱號獲得者52人,雙聘院士6人,客座教授91人。
十一五以來,學校立足陜西,面向行業,積極開展信息科學技術的創新和應用研究,不斷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在優勢特色研究領域形成了比較優勢。全校共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80余項,獲國家級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39項, 其中,“TD—SCDMA基站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設備研制及產業化”獲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0Gb/sSDH(STM—256)光纖通信設備與系統”獲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虎符TePA”2010年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批準為國際標準。2012年12月我校作為承擔單位之一的“無線網絡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掛牌。近年來,陜西省(13115)通信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陜西省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支持中心、陜西省兩化融合創新研究中心、陜西省法庭科學電子信息實驗研究中心、陜西省信息產業發展研究中心、陜西省高性能計算研究中心、陜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陜西信息產業知識產權研究中心、陜西省博士后創新基地等省級創新平臺相繼落戶學校,并依托這些平臺,在社會服務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為推動陜西經濟社會建設和行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先后與德國、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十多個國家和香港、臺灣地區的30余所大學、學術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與美、英、德、法等國多所大學簽署了“1+2+1”、“2+2”、“4+1+2”等合作培養協議,使在校優秀學生有機會赴發達國家學習并取得中外雙方互認的學位。作為我國西北地區唯一一所承擔亞太電信組織(APT)和東盟(ASEAN)培訓任務的普通高校,學校先后為亞太和東盟國家培養了多批電信領域的中高級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學校還是國際電聯中國互聯網培訓中心之一,與美國思科公司、印度塔塔公司及國內的華為公司、中興通訊、大唐電信、西北5省(區)通信運營企業、郵政企業等建立了科研和人才培訓方面的戰略合作關系。
建校60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6萬多名優秀人才,畢業生大多在電信、移動、聯通、郵政等通信運營企業及華為公司、大唐電信、中興通信、諾基亞等通信制造企業或高校、研究機構工作,成為所在單位的業務骨干,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國防生畢業后成為我軍和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高素質軍隊信息化人才。學校以“為企業提供最短時間能適應企業工作的優秀人才”為培養目標,通過與企業的合作,探索出“企業對接定制培養”、“3+1 創新教育培養”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開辟了學生就業的有效途徑,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能力。近年來,本科生就業率90%以上,在省屬高校名列前茅。這種實踐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陜西日報》、陜西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對此作了專題報道。
面向新世紀對人才的新要求,面對國家調整振興電子信息產業新規劃,學校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及陜西省《實施意見》。學校堅持“教研統一、開放辦學、人文與科學并重”的辦學理念。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戰略,走內涵式的發展之路,依托行業平臺,突出辦學特色,全面實施本科教學工程,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不斷增強學校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提高學校的科技貢獻率和國際化程度,努力建設特色鮮明、國內知名、國際有影響的高水平郵電大學,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2014年3月17日更新)
西安郵電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陜西西安 關注人數:次 | |
類型:理工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陜西省人民政府 國家重點學科:6個 院士:7位 碩士點:45個 |
- 10-19[高校新聞]學校黨委召開推進創先爭優“156”長
- 09-28[高校新聞]晉中學院組建成立晉中文化生態研究中
- 09-25[高校新聞]皖西學院獲批安徽省一級社會體育指導
- 09-24[高校新聞]應音樂學院邀請 比利時鋼琴家來校演
- 09-20[高校新聞]檢驗醫學院舉辦中英醫療創新與政策學
- 09-14[高校新聞]濰坊學院被評為山東省教師教育工作先
- 09-13[高校新聞]園林學院返鄉同學交流學習
- 09-12[高校新聞]溫情厚意情暖軍訓時溫情厚意情暖軍訓
- [招生信息]西安郵電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西安郵電大學"的新聞

西安郵電大學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西安南郊文化區,雁塔校區與唐代大雁塔毗鄰,長安校區位于終南山北麓,是一所以工為主,以信息科學技術為特色,工、管、理、經、文、法、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在西北地區布局的唯一郵電通信類高等學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備軍官...
西安郵電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2日
西安郵電大學專業設置
西安郵電大學的重點專業
通信與信息系統、計算機應用技術、產業經濟學等 3 個學科,先后于 2000 年和 2001 年被信息產業部和陜西省評為省部級重點學科。
西安郵電大學的錄取規則
西安郵電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教學團隊。現有專任教師總數965人,其中教授116人,博士204人。教師隊伍中有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陜西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干教師資助計劃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等國家和省級榮譽稱號獲得者43人次,外聘院士6人,客座教授78人。
西安郵電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我院畢業生連續三年本科生一次就業率在98%以上(2000年就業率98.8%,2001年就業率99.4%,2002年就業率98.4%),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響,一次就業率約88.4%。建院以來,我院人才輩出,遍及華夏,已為國家培養了 3 萬多名各類高級人才,成為我國特別是西北地區信息產業高級專門人才重要的培養基地。畢業生大多在通信運營企業、制造企業及高校和科研機構就業,都能充分發揮其專業特長,不少人成為所在單位的業務骨干,一些還走上了重要領導崗位和高級技術崗位。中國移動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薛濤海、北京電信規劃設計院副院長胡濟生、陜西省郵政局局長王寶成、新疆自治區郵政局局長阿不來提、廣東衛星通信公司總經理董建良、山西省電信公司副總經理元建興等是他們中的優秀代表,為國家的通信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西安郵電大學的收費標準
第二十條 學費標準:嚴格按照陜西省物價局核準的《收費許可證》標準執行。本科文科專業每學年3500元,本科理科專業每學年4500元,英語、商務英語專業每學年4500元,本科文理兼收專業每學年4500元,本科藝術類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每學年9000元,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每學年11000元;高職各專業每學年5500元。
西安郵電大學在校生情況
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