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大千故里,矗立著一所朝氣蓬勃的省屬本科師范院校——內江師范學院。2000年升本以來,學校秉承內江師范教育近百年來艱苦創業,重視師德師風和師范技能的傳統,總結近60年舉辦高等教育的辦學經驗,發揚團結奮進,負重自強的辦學精神,學校已成為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文學、理學、教育學、管理學、歷史學、法學、工學、經濟學、藝術學、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地方性本科師范院校。
學校坐落于美麗的甜城湖畔,占地1005畝,現有校舍34.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0849萬元,圖書資料144萬冊。設有14個二級學院,52個本科專業,覆蓋10個學科門類。學校面向全國26個省市區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約16000人。2011年,學校開始與四川師范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
學校積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實踐教學,大力推進本科教學工程建設,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2007年在教育部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取得優異成績。“十二五”期間,先后建成國家級教師隊伍建設示范項目1項,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1項,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7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38項(國家級18項,省級20項),省級實踐教學項目2項,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個,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4門,省級優勢學科2個,先后獲得省政府優秀教學成果獎16項,其中一等獎兩項。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已形成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愛崗敬業的師資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1465人,專任教師912人,其中,正、副高職332人,碩、博士560人;擁有“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4名,“省級教學名師”1名,“校級教學名師”9名;同時還聘請了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著名科研院所、高校的院士、教授、專家學者200余人擔任兼職教授。教師們崇尚真理、一絲不茍,敬業奉獻、甘為人梯,形成了科學嚴謹、誨人不倦的教風,鑄就了良好的師者風范。
依托多學科的優勢和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學校科技服務地方的能力不斷提升。學校建有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長江上游魚類資源保護與利用實驗室”、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張大千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廉潔文化社科普及基地”、有四川省省屬高校科研創新團隊2個,建有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數值仿真”、“特色農業資源研究與利用”、“果類廢棄物資源化”等23個研究所(室),創設了良好的科研平臺和科研氛圍。近年來,學校承擔了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101項,其中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7項;教師學術論文被SCI、EI、ISTP收錄339篇,被新華文摘和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30篇。學校榮獲各級各類科研成果獎254項,其中省部級獎33項,市廳級獎91項。學校積極謀求校企、校地合作,延伸科技優勢,促進成果轉化,建立健全產學研合作機制,先后與20多個地方政府管理部門、研究機構及企業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
學校始終以人才培養為根本,牢固樹立現代素質教育理念,堅持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并重,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機結合,形成了“以發展為中心,教學做統一”的特色育人模式。近年來,內師學子獲省級以上賽事獎勵多達1000余人次,并在全國各大賽事中屢獲大獎。在第五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我校共獲得8個獎項,成為全省獲得銅獎以上獎項的唯一一所師范院校。2009年,獲得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四川賽區特等獎。在“金蝶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兩次獲得四川賽區一等獎,并于2011年闖入全國總決賽獲得銀獎。2011年在全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中獲得體操第2名,技能團體二等獎。在全國全民健身操大賽總決賽上,榮獲大學組一等獎2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1個以及最佳團隊獎。2013年首次組隊參加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國際一等獎1項、國際二等獎2項的優異成績。2007-2013年,學校獲得四川省大學生“綜合素質A級證書”人數連續位于全省高校前列。畢業生素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發展好”受到用人單位青睞,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連年被評為四川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先進單位。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努力構建國際交流合作新平臺,先后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日本、瑞典、泰國、老撾、臺灣等國(境)外的大學與教育機構建立了校級交流與合作關系,開展各類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近30余個。并與美國、韓國、泰國、老撾、新加坡、阿聯酋、尼泊爾等國家構建了國際化的學生實踐、就業平臺。先后成功舉辦“紀念趙貞吉誕辰5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古代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內江·海峽兩岸張大千藝術研討會”等高層次學術會議,學校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
近年來,學校先后獲得“四川省先進單位”、“四川省文明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四川省園林式單位”、“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等榮譽。
面對百舸爭流的高等教育發展形勢,學校審時度勢,搶抓機遇,積極按照24000人的遠期辦學規模,2200畝占地面積的宏偉規劃,扎實推進新校區建設,繪就了一幅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發展藍圖。
沱江黌門,弦歌鏗鏘。伴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奮進的號角,內江師范學院正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內涵建設,推進教育創新,朝著建設具有鮮明教師教育和地方特色、在國內同類院校中具有重要影響的教學型本科師范學院的奮斗目標大踏步前進,努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
內江師范學院 |
等級:二本 位于四川內江 關注人數:次 |
類型:師范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四川省教育廳 |
- 09-17[高校新聞]學校召開社科工作會議
- 09-14[高校新聞]南京藝術學院又有數字媒體藝術等四專
- 08-31[高校新聞]機械工程系召開新學期座談會
- 08-30[高校新聞]高文兵書記當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六
- 08-29[高校新聞]浦解明副書記一行慰問東華大學掛職鍛
- 08-27[高校新聞]生物學院酒類養生講堂受社區居民歡迎
- 08-26[高校新聞]《新聞晚報》:智能電網產學研開發中
- 08-17[高校新聞]湘雅二醫院舒暢教授當選國際血管聯盟
- [招生信息]內江師范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內江師范學院"的新聞

內江師范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建立的一所省屬本科院校。學校所在地——內江市,風景如畫,人文薈萃,是馳名中外的“大千故里,書畫之鄉”。學校位于內江市東桐路,地處沱江之濱,校園依山傍水,綠樹掩映,碧草如茵,是莘莘學子求學的理想場所。 建校后,學...
內江師范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2日
內江師范學院專業設置
內江師范學院的重點專業
設有13個二級學院,37個本科專業,覆蓋7個學科門類。
內江師范學院的錄取規則
第四章錄取原則
第十一條學校依據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本年度《教育部關于做好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全面貫徹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以考生高考成績和填報的志愿為主要依據,綜合衡量考生的德智體美,擇優選拔人才。
第十二條英語專業只招英語語種考生并加試口語,其他各專業外語語種不限,但一經錄取,進校后公共外語課程一律為英語。
第十三條所有專業無男女生比例限制。
第十四條對符合國家和有關省(市、自治區)加分、降分政策達到錄取分數線的考生與其他考生視若同等條件錄取。
第十五條體檢標準按學校根據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和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制定的執行。
第十六條普通類專業錄取規則:
1、優先錄取第一志愿(或第一次平行志愿)的考生,當第一志愿(或第一次平行志愿)生源不足時,錄取非第一志愿考生。
2、按照“專業志愿優先”的錄取原則,根據考生專業志愿順序,按照投檔成績從高到低并參考相關科目的成績確定錄取專業。考生所有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時,若服從專業調劑,則根據考生成績從高到低調劑到其他按專業志愿未能錄取滿額的專業,若不服從專業調劑,作退檔處理。
第十七條藝術類、體育類專業錄取規則:
1、四川省體育教育專業在文考、專業成績均達到本省最低控制線的前提下,根據志愿按專業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專業成績相同情況下參考文化成績擇優錄取;其他省份體育教育專業在文考、專業成績均達到本省最低控制線的前提下,根據志愿按文考與專業成績之和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總分相同情況下參考專業成績擇優錄取。
2、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在文考、專業成績均達到本省最低控制線的前提下,根據志愿按文考與專業成績之和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總分相同情況下參考專業成績擇優錄取。
3、其它藝術類專業在文考、專業成績均達到本省最低控制線的前提下,按專業成績從高到低排序錄取,專業成績相同情況下,參考文化成績擇優錄取。
4、對于我校未單獨組織藝術類專業校考而又投放招生計劃的省份,學校認可該省統一組織的藝術類統考的專業成績;對于有我校單獨組織藝術類專業校考的省份,原則上只認可學校單獨舉行考試的專業成績;體育教育和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認可各生源所在省統一組織的體育類專業考試的成績。
第十八條音樂與舞蹈學類(舞蹈表演方向)、音樂與舞蹈學類(體育舞蹈方向)和體育教育專業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68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58米;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要求五官端正、身體健康、發音器官無疾病,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
第十九條新生憑《準考證》、《入學通知書》按時辦理入學手續。入學后,學校根據招生政策和錄取標準進行復查,凡不符合條件或有舞弊行為者,取消入學資格。
第二十條學校根據在各省(區、市)的招生計劃和考生報考情況,確定調檔數量和調檔分數線。錄取時,學校將根據生源狀況在相應省(區、市)適量調整招生計劃。
第二十一條實行“新課程改革”的省區,在考生等效基準分相同情況下,重點參考考生綜合素質評價和學業水平測試成績。
內江師范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有教職工1150人,其中專任教師842人,正,副高職313人,碩、博士435人。
內江師范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學校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設有專門的畢業生就業服務機構,以服務學生為宗旨,通過一系列系統、規范的措施來幫助和指導畢業生走向社會。學校和社會各界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協作關系,就業形勢良好。近年來不斷創新就業管理模式,與企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建立了較為穩定的“實習+就業”模式,促進大學生就業。畢業生就業主要以四川為主,面向重慶、上海、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20多個省市區。畢業生以豐富的基礎知識、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綜合素質贏得省內外用人單位的好評。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0%以上,是四川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內江師范學院的收費標準
住宿標準為800元--1200元/學年.人。
內江師范學院在校生情況
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5812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