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是一所電子信息特色突出,經管學科優勢明顯,工、理、經、管、文、法、藝等多學科相互滲透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學校前身為創建于1956年的杭州航空工業財經學校,屬于軍工事業單位,是我國較早成立的一所以信息科技(IT)學科為主導的高等院校。后經國務院批準,1980年設立杭州電子工業學院,2004年更名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校先后隸屬于第四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和信息產業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開始實行省部共建、省管為主的管理體制,并被浙江省列為重點建設的教學研究型大學。2007年12月25日,學校成為浙江省與國防科工委共建高校,是浙江省唯一一所與國防科工委共建的高校,也是國防科工委共建高校中第一所信息技術類高校。2011年,浙江省與國防科技工業局簽署協議,明確在“十二五”期間繼續共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校建有下沙、文一、東岳、下沙東及信息工程學院臨安新校區共五個校區,占地面積2500余畝,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人,教職員工2200余人。
建校以來,學校逐步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等多種教育層次與形式并存的人才培養體系,具有招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資格。學校設有機械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計算機學院、材料與環境工程學院、生命信息與儀器工程學院、軟件工程學院、理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會計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字媒體和藝術設計學院、人文與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與藝術教學部、卓越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浙江保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防科技學院以及獨立設置的信息工程學院。
學校現有本科專業57個,分別隸屬于工學、管理學、經濟學、理學、文學、法學和藝術學等7個學科門類。學校具有深厚的電子信息產業背景和悠久的經管學科辦學歷史。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2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通信工程等6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等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會計學等11個浙江省“十二五”優勢專業,軟件工程等6個浙江省重點專業,工商管理等9個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2個國防特色重點專業,是省屬高校中唯一擁有國防特色重點專業的高校。學校擁有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53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9個領域的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擁有會計碩士專業學位(MPAcc)、資產評估碩士專業學位(MV)和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MBA)授予權及同等學歷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1個國防特色主干學科、2個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級學科、2個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1個浙江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9個浙江省重點學科、7個原信息產業部重點學科。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已發展成為浙江省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重要基地,辦學規模、水平、質量和效益等各項指標均位于浙江省屬高校前列。
學校以傳道授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己任,建立起了一支以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為骨干的高水平教學科研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515余人,其中正高職稱211人, 44.17%以上教師具有副高以上職稱,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51.81%以上,在全國同類高校中處于領先地位。學校擁有共享院士5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中組部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5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工程人才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含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干教師資助計劃、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9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總裝備部科技委專業組專家1人、國家級三大獎獲得者20余人、教育部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9人(其中副主任委員1人)、擁有浙江省特級專家3人、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7人、浙江省“千人計劃”特聘專家14人、浙江省特聘教授9人、浙江省高校教學名師5人、浙江省“151”人才160人次,博士生導師5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45人。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8項,是浙江省屬高校中唯一連續四屆都獲得該項榮譽的高校。高層次人才隊伍的迅速積聚有力地支撐了學校的快速發展,高質量的教學管理極大地促進了在校學生最大限度的發展。
學校大力加強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擁有一支以國家及部省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和學術造詣深的知名學者為帶頭人,中青年專家教授、博士等教師為骨干的科研隊伍,在眾多領域參與并完成了一系列國家“六五”至“十二五”計劃重點攻關、“973”、“863”、軍事電子預研等高科技攻關和國家、省部基金科研項目,年度科研經費逾億元。一批優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和國家發明獎、國家教學成果獎等獎勵。2006年以來,學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國家發明二等獎2項、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榮獲“全國信息產業科技創新先進集體”稱號。擁有浙江省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浙江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院等一批科技教育研究平臺。目前,學校與全國數百家企業建立了穩定的科技合作關系,科研工作綜合指標一直穩居全國同類院校和浙江省屬高校的先進行列,已成為浙江省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和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力地支持了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工作。
學校在長期辦學實踐中逐漸確立以“夯實理論基礎、注重知識復合、強化應用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開展教學改革,現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是教育部批準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學校學風優良,學科競賽成績突出,近五年來,在電子設計、數學建模、ACM程序設計和智能汽車等全國大學生頂級權威學科競賽中獲得國際、國家級二等獎以上170項。2009-2010年,學校代表隊連續兩次成功闖入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全球總決賽,與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國際一流名校強隊同場競技,并獲“總決賽UPE單項獎”,2011年捧回了省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冠軍獎杯;我校學生在全國數模競賽中,近5年獲國家級獎73項,并在2010年獲得美國數學建模競賽特等獎;2009-2011年,學校代表隊成功摘得智能汽車競賽全國總決賽特等獎6項,在全國參賽高校中,成績位列前茅;在近五年全國電子設計競賽獲一等獎8項,二等獎18項,居全省首位;2012年獲得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一項、銀獎一項;2013年獲得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技術作品競賽一等獎1項、三等獎3項。同時,學校成功承辦了“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亞洲區競賽”、“智能汽車全國總決賽”、“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華東賽區競賽”等賽事,學科競賽已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校園里蔚然成風,學校參加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獲獎人數與學生擁有專利數在全省省屬高校中位列首位。
學校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已為社會各界培養輸送了數萬名厚基礎、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人才,其中許多校友已經成為政府部門、企業、研究機構的領導者和中國一流IT企業的領軍人物,引領著中國IT產業的發展潮流,如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京東方科技集團、長虹集團、海信集團、熊貓電子集團、廣州無線電集團、深圳國際信托投資公司、阿里巴巴商務網站等一大批知名企業的掌門人都是杭電的校友。學校畢業生基礎知識扎實,動手能力較強,深受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好評,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和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浙江省屬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根據浙江省教育廳組織的針對全省25萬畢業生的最近一期第三方調查顯示,學生畢業一年后我校畢業生的起薪率、職業穩定性、國內外升學率、對母校的忠誠度等方面指標均處于省內領先地位。畢業生就業區域主要集中在北京等大城市以及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就業領域以 IT 類企業和新興產業為主,每年均有一大批畢業生進入機關事業單位、世界 500 強企業就業。學校是全省唯一一所同時獲得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兩項榮譽的高校。
學校以先進的理念創建一流的校園文化,打造了文化活動月、學術文化月、科技創新節、社團文化節、公寓文化節等校園文化主題活動,形成了“繽紛下沙·校園文化活動月”、“紅色家園”網站、“錢江講堂”人文講壇、“卓越”科技系列講座、研究生IT創新學術論壇等一批具有深厚文化積淀、廣受師生喜愛的校園文化品牌。學校文化、學術氛圍濃郁,眾多海內外知名學者、專家、社會人士都曾走進過這個校園,與師生切磋交流,激辯爭鳴。
學校建有現代化的教學樓、實驗室、科技館、體育場、文化活動中心、國際交流中心、圖書館等,擁有杭州市第二大規模的體育館,承辦了CBA籃球聯賽、世界體育電子競技大賽等國內外體育賽事。學校具有先進的網絡信息平臺,各類公共服務設施齊全。擁有1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以及檢測儀表與自動化系統集成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射頻電路與系統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信信息傳輸與融合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決策科學與創新管理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有電工電子、計算機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及10個浙江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含8個建設點),有集成電路設計、軟件產業、工業自動化公共科技創新、帶鋸床和特色機械裝備技術等4個省科技創新公共技術平臺,建有設施一流、以培養基于網絡的先進制造技術人才為主的工程訓練中心。校園網絡基礎設施健全,基礎實驗室及服務與共享公共平臺完善,辦學條件處于浙江省屬高校及國內同類院校先進水平。
近年來,學校積極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對外合作交流廣泛多元,校際合作穩定緊密。已與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愛爾蘭、法國、意大利、丹麥、瑞典、芬蘭、西班牙、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土耳其、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的大院名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友好關系,并開展了實質性的項目合作。先后建立了中德、中法、中愛、中日、中意國際科技合作平臺。每年聘近百余名長短期外國文教專家來校任教,每年都選派中青年骨干教師赴國外高校學習進修,并開展合作研究。學校大力拓展留、來華學生招生教育。鼓勵優秀大學生赴國、境外高校學習、交流,國際化辦學水平逐年提高。
目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各項事業正處于蓬勃發展的時期,全體師生秉承優良傳統,發揚杭電精神,為把學校建設成特色明顯、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周邊環境
學校西臨高沙商業街,東靠弗雷德廣場,北大門口是銀行一條街,并且地鐵出站口靠近學校東大門,生活和交通都十分的便利。
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共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等等。
商場:華聯超市、都尚超市、下沙商貿城、星尚城、福雷德等。
電影院:華元電影院、新遠電影城。
書店:新華書店、博研圖書、星火書店等等。
。
通訊地址
浙江杭州市下沙高教園區(二號大街1號)
聯系電話
0571-86915007
![]()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浙江杭州 關注人數:次 |
類型:理工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浙江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1個 博士點:9個 碩士點:66個 |
- 09-19[高校新聞]東華大學“紡織面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
- 09-18[高校新聞]文法外語系舉辦英語四級經驗交流會
- 09-03[高校新聞]皖西學院校領導檢查開學學生食堂工作
- 09-01[高校新聞]2012年新進教師崗前培訓班圓滿結束
- 08-27[高校新聞]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隆重舉行2012級
- 08-24[高校新聞]岳寶德副校長參加山東省2012年二級建
- 08-18[高校新聞]東華大學五門課程獲評2012年度上海市
- 08-10[高校新聞]南京藝術學院黨建工作獲省委教育工委
- [招生信息]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新聞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是一所電子信息特色突出,經濟管理學科優勢明顯,工、理、經、管、文、法、教等多學科相互滲透的高等學校。學校的前身是創建于 1956 年的杭州航空工業財經學校。經國務院批準, 1980 年設立杭州電子工業學院, 2004 年更名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校先后隸屬于第四機械工業部、電...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6日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專業設置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重點專業
自動化等 2 個專業為國防特色重點專業建設點,軟件工程等 6 個專業為浙江省重點專業,工商管理等 5 個專業為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錄取規則
第四章錄取
第十四條學校面向全國招生,招生計劃以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主管部門公布的為準(預留40名計劃,用于錄取實行平行志愿投檔,超出計劃數、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港澳臺僑招生計劃由學校根據生源情況確定。
第十五條學校對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的考生,不予錄取。
第十六條對考生的身體健康要求,參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規定。凡考生體檢符合“學校可以不予錄取”條款的,學校按“不予錄取”執行。
第十七條學校無男女生錄取比例限制。
第十八條學校外語公共課為英語(英語專業、中德聯合培養的工業工程專業除外)。
第十九條學校對高考英語單科成績有要求的專業:英語專業、英語(復合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要求110分(含,滿分150分)以上;通信工程(中外合作辦學)、工業工程(中德聯合培養)要求100分(含)以上;藝術類本科專業要求60分(含)以上。如生源不足,則按外語單科成績5分一檔依次降分錄取。
第二十條學校根據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主管部門提供的生源情況,確定調檔比例。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一般控制在招生計劃的110%以內;未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一般控制在當批次招生計劃數的120%以內。
第二十一條學校認同并執行各省(市、自治區)招生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加分或降分投檔的政策規定。
第二十二條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優先順序,執行以下規定:
(一)有專業志愿的考生優先于無專業志愿的考生安排專業錄取。均有專業志愿時,等效投檔成績高的考生優先。
(二)專業投檔規則:學校執行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區)招生主管部門關于投檔的有關規定。對進檔的考生,實行“專業級差法”,相鄰專業志愿級差為1分。按等效投檔成績的高低錄取。當等效投檔成績相同時,綜合素質好、相關科目高考成績高等因素決定優先順序。
實行院校平行志愿投檔的進檔考生,只要專業服從且政審、體檢符合條件,均予錄取。
江蘇省:實行“等級級差法”,相鄰等級間級差為1分。
內蒙古自治區:實行“專業志愿清”錄取規則。
第二十三條學校對所填專業志愿均不能滿足但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按分數高低排序的原則,將其調劑到未滿專業,直到錄取滿額為止;對所填專業志愿均不能滿足且不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作退檔處理。
第二十四條藝術(美術)類專業的專業成績,我校均采用考生所在省(市)藝術(美術)統(聯)考成績,不另行組織校考。
對專業成績與文化成績均上線的考生按綜合總分排序,統一劃定分數線。綜合總分=文化成績總分(按高考總分750分制測算)×50%+專業成績(按總分100分制測算)×7.5×50%。
第二十五條根據生源情況確需進行招生計劃調整時,學校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同意后執行。
第二十六條學校在浙江省的“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按照《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章程》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七條學校在浙江省的“專升本”招生按照《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選拔高職高專畢業生進入本科學習招生簡章》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八條學校對優秀學生報考的激勵措施:
(一)非浙江省生源、第一志愿(含平行志愿)報考,高考成績符合我校卓越學院學生選拔條件者,錄取后可自愿申請進入卓越學院學習。
(二)浙江省生源、一類(第一批)一志愿填報我校的進檔考生:
1、理科超過重點線40分(含)的,確保錄取在卓越學院理工班或經管班;超過重點線30分(含)的,確保錄取在所填第一專業(除卓越學院);超過重點線20分(含)的,確保錄取在所填六個專業的其中一個專業志愿中。
2、文科超過重點線35分(含)的,確保錄取在卓越學院經管班;超過重點線25分(含)的,確保錄取在所填第一專業(除卓越學院);超過重點線20分(含)的,確保錄取在所填前三個專業的其中一個專業志愿中。
(三)新生獎學金(須第一志愿或平行A志愿報考我校)
1、高考總分列生源所在省(市)排名前500名的,獎勵10000元/人;錄取后,按生源所在省(市)排名,列學校前百分之三且超過重點線60分的,獎勵5000元/人;列前百分之五且超過重點線40分的,獎勵3000元/人。
2、浙江省文理科第一批的考生,專業一志愿錄取且在專業內排名列前百分之三的(以高考總分排序),獎勵3000元/人。
滿足多項條件者,按所獲最高獎項發放。
第二十九條學校錄取結果按照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區)的有關要求及規定的形式進行公布。考生可登陸學校本科生招生網站查詢。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現有專任教師 1500 余人,其中正高職稱 202 人,博士生導師 24 人, 40% 以上教師具有副高以上職稱。 47.8% 以上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在全國同類高校中處于領先地位。一大批學有所長,業有專攻的名師、學者耕耘在三尺講壇,以畢生所學傾囊相授,他們中既有共享院士、中組部“千人計劃”人才、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又有教育部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浙江省特級專家、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浙江省特聘教授、浙江省“ 151 ”第一層次人才等。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 8 項,是浙江省屬高校中唯一連續四年都獲得該項榮譽的高校。高質量的教學管理促進了在校學生最大限度的發展。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學校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為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畢業生具有較高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水平、良好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歷年來,畢業生到北京、上海、杭州等省會城市和深圳、寧波等沿海經濟較發達城市就業的占畢業生總數的90%以上。廣大畢業生深受深圳華為、網易、阿里巴巴、UT斯達康、士蘭微電子、信雅達、恒生電子、東方通信、夏新電子、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熊貓集團、海爾集團等著名企業及國家機關、部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金融系統、會計師事務所等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好評。歷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在全國同類本科院校名列前茅。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收費標準
第五章 入學復查、收費和資助
第三十條 被我校錄取的新生,應在學校規定的期限內到校辦理入學手續。因故不能按期入學者,應向學校請假。未請假或請假逾期者,視為放棄入學資格。新生入學后,學校在三個月內按照國家招生規定對其進行復查。復查不合格者,由學校區別情況,予以處理,直至取消入學資格。
第三十一條 學校收費嚴格按照浙江省物價部門批文和有關規定執行,實行學分制收費。新生第一學年按學年學費標準預交,具體信息通過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和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本科招生網站公布。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在校生情況
全日制在校生 28000 余人,教職工 2200 余人。